第710章 君子之本(1 / 2)

茫茫大海上,一支由三十艘大船组成的舰队正破浪前行。

这是开往南冥洲的第三批移民船队,载有五千余名罪犯移民和数百名工匠。

主舰“鲲鹏”号的船舱内,张文宗正在给一群还带着懵懂无知目光的移民子弟授课。

这些孩子的成份很杂,有的是良民军户之子,他们的长辈或被动或主动的登上了船,拖家带口的朝着未知的南冥洲而去,想要在那里安身立命,寻找新的机会。

有的则是犯官罪民之子,虽然他们的父母犯了错,要被朝廷的律令惩罚,但是这些孩子说起来也算是无辜的。

所以,即便是这些受父母宗族之罪,而被牵联一同移民南冥洲的孩子们,他们也没有被歧视,而是一视同仁的给予了他们最基础的教育。

当然,是教育就会有高低之分。

那些善学的孩子,自然也是会被优厚对待,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至于那些不太擅长学习的,现在也不会放弃他们,还是会教育他们一些基础的文字算数,等到船只在海上漂洋过海到了南冥洲之后,就会将他们分开,交给一些手艺工匠去学习手艺和技术。

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了,有些孩子还是不能开窍,还是不能好好的修习和领悟到学习的方法,那么留给他们的也只有出卖劳力劳动的这一条路了。

毕竟,再美好的世界,人人如龙只是理想。

现实中的世界,人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分出三六九等的。

其中最直接的分配方式,就是能力水平的高低。

如果一个人眼高手低什么都做不好,就因为认识了点字,就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没有机会,那么这样的人,大概率几乎就可以判断为生活的失败者。

因为这种人,根本就不会反思自己,也不会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只会不断的焦虑自己的处境,从来都不想想自己到底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反倒是说起现实的不公,便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了起来,仿佛那些比他们强的同龄人,之所以能有好的工作和待遇,就是因为人家有个好爹。

诚然在这个世界上拼爹是不怎么让人喜欢,可是这又能怎么办呢?

毕竟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

而且,又不是人人都是靠拼爹才过上优渥的生活,干着轻松的工作,享受着令人嫉妒的好处。

还是有很多人是靠着自己的能力,才得到这些生活,工作和好处的。

所以,对于那从来不想着提高自己,不想着反思自己能力问题的人,哪怕是孔子来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也不见得能够帮他们多少。

毕竟孔子也是门人三千,称贤者也才七十二。

可见,这成材率也是很低。

并不是三千个弟子都能有出息。

所以,一个人要想过上自己想要过的好日子,就该好好的低头想想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如果不会学,自己可不可以去学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手艺。

只要有了这些想法,再加上一些行动力。

那么即便是过不上自己一开始向往的那种好日子,但至少也不会空有牢骚,而无本事。

在最后的时候,最起码也能过上一个踏实的温饱生活,不至于将自己焦虑到无能自己,心理有病的地步。

当然,这里道理说起来是比较简单的。

是现实的生活里,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依然活在自耗的矛盾心理之中不能自拔。

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和认知,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是有用的,但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可能就是听不进去的爹味说教。

所以,不管是何种教育方式,都不用对结果有太多的期待。

只需做好相应的本份,教导好那些愿意学,有天赋的即可。

至于那些教都教不会的,那就只能教他们守基本的规矩,至于其他的难度教育,就不要想的太多了。

要不然,早晚会把自己搞疯掉。

张文宗现在在“鲲鹏”号大船上,所做的事情,就是负责教导这些孩子学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论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谓'本'?就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此去南冥,虽是戴罪之身,但只要牢记圣贤教诲,仍可成为君子.”

张文宗自我陶醉的给这些孩子们讲着君子的道理,这些孩子们也都听得似懂非懂,不过其中也有那么几个脑袋灵光,或者之前在父母身边有了一定言传身教。

所以,对于张文宗的君子之学,还是能够懵懂一些的。

至于那些只是听着似懂非懂的孩子,张文宗也明白,自己不能要求的太多。

毕竟当年在老家与他一同进学的同宗学子,也是不在少数的。

他们也都是被一个先生教导出来的,可有些都已经是举人,都已经准备备考进士,或者已经考上了进士。

但也有更多的人不仅什么都没学好,甚至连个基础的童生试都过不了。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多么的巨大。

现在张文宗也算是为人师表了。

在船上教育这些移民孩子的时候,张文宗也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良莠不齐。

不过,还让张文宗欣慰的是这些孩子虽然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有差异,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安分听话的,并不会做出太多的出格之事。

当然,也没几个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他们父母在这个时候,可没法给他们撑腰,他们也只能收敛着个性,老老实实的听话。

就在张文宗摇头晃脑的继续解释君子的时候,舱门突然被推开了,一名军官走了进来,对着张文宗客气道:“张先生,提督大人请您上去一趟。”

张文宗一听是提督大人找他,也连忙安顿好学生,跟着军官登上甲板。

甲板上的海风扑面而来,张文宗看着如此壮阔的海洋景象,心中无限感慨。

曾经的时候,他也只在书上看到过海天一色,海阔天空这样的文字,并没有真正见过大海。

但自从他下定决心要来南冥洲的时候,他终于在泉州港见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真实看到的大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