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大哥,我是不是可以在老家考,也可以在南京考啊?”庄绍耀拿着监生的凭条,看得爱不释手。
“当然可以。但是南京人文渊薮,杰出之士层出不穷,竞争压力大,你不如回原籍考。”
庄绍光说完,笑道:“当然,你非要在南京考,我不拦你,就当让你认清自己的本领。”
四兄弟已经两进士。庄绍光对两位弟弟的期望更高,不希望他们如同自己一样捉急忙慌地一头栽到科举上,他希望他们更从容。
庄绍耀闻言,对在南京考试敬谢不敏,忙道:“回老家好,回老家好,我好多年没见爹,正要趁此机会回去。到时绍弟也会从京师回来。”
提到父母,庄绍光叹气,他自从为官后,就再没回家见过父母。思念如扎了根的树,在心中越长越粗,每每想起就痛彻心扉。
“回去好,回去也好。”庄绍光最后道。
庄绍耀似乎感受到大哥的难过,道:“明年考完秋闱,我就把爹娘他们接过来,到时咱们合家团聚。”
时光如流水过去,一眨眼过了年,开了春。
万木复苏,春意盎然。
这日庄绍耀在马先生家读书,突然董三匆匆过来叫他回去,说是家里有大事要商议。
【作者有话说】
1234--资料参考引用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陆学的陆是陆九渊,又称陆象山,陆王心学的开创者。
吕学的吕指吕祖谦,浙东学派开创者。
吕祖谦曾邀请陆九渊兄弟和朱熹来鹅湖寺讨论理论分歧,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第41章 回家
◎不是长住,家里太平了,我就送你们回来◎
庄绍耀告别马先生,立马心急火燎地赶回去,路上问董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董三不好说,只道:“三爷先回去,家里的人没出事,都好好的。”
两家离得不算太远,庄绍耀回到家中,见到正当值的大哥竟然在家中等待自己。
“什么事情?”庄绍耀连礼节都忘了,急问。
庄绍光眉宇间泛着一抹忧愁,道:“朝廷急报,说乱兵进入河南了。”
庄绍耀惊呼出声道:“怎么会这样?中原腹地,怎么如此轻易被攻破,那爹娘该如何办?”
“这正是我要找你的,本来说让你五六月份回家,但现在情况紧急,你收拾好行囊立马回去。”庄绍光郑重地看着弟弟。
庄绍耀一口应了,道:“本就该我回去。大哥你身为官员,不能轻易离开。爹娘若是不愿意离开,我也能劝劝他们。”
庄绍光拍拍弟弟的肩膀,道:“苦了你。”
“这有什么,这是为父母尽孝,便是大哥不说,我也要回去接他们过来。”庄绍耀道。
“咱们兄弟之前讨论过,除了爹娘,还要把舅舅家、大姐家、曹伯父家都接来,苏山长家呢?”
庄绍光道:“我和你大嫂各写一封信给苏山长,他若是愿意,你带他们一块来。”
“好。”庄绍耀应下,就回到书房整理行囊。
他来南京不足一年,但屋内的摆设充满了江南的气息,这一年也是他读书生涯中最快乐最轻松的一年。
不过,只是回家而已,过几个月就能回来,他这么伤感做什么。
庄绍耀抬头瞧了外面的天色,太阳逐渐西斜,他指挥小厮将自己的衣物书籍收拾好,便抽了空去马先生家告别。
马先生得知后,长吁短叹,嘱咐他路上务必小心,又叮嘱仆人给他带吃的。
庄绍耀连忙拒绝道:“弟子准备轻车简从,先生不必担忧。只是一条,先生须得答应我。”
“答应你什么?”马先生无儿无女,庄绍耀聪慧伶俐,他们夫妻对这个学生极为看重。
“先生收徒也就罢了,但不能把我忘了,等我回来,还是要过来跟着先生读书习字。”庄绍耀笑道。
马先生没好气道:“我当是什么,你以为谁都能拜我为师?快滚吧,路上迟行早住,万事小心。”
庄绍耀连连保证已经记住马先生的话,这才被马先生放走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