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如此以往怕是有末世之相啊!
庄绍光想毕,将期待的目光投在庄绍宗身上,起身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在庶常馆好好学习,等你散馆,我请外放地方。”
庄绍宗听到这话惊讶不已,京官清贵且升官比地方官快很多,他大哥身为科道官员,位卑但权重,又在当今前挂了号,怎么想不通要去地方呢?
庄绍光解释道:“我在京师一事无成,到了地方总能做些实事,但又不放心朝政,有宗弟在京师,我心安许多。”
圣上担忧党争并不是空穴来风,党争已经渗透到朝政中的方方面面。
东汉的党锢之祸、大唐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每一次的党争都会将国家拖入深渊。
去年袁将军被磔,朝臣能干者被牵连无数,成首辅引退,钱大人戍边,现任的首辅唯唯诺诺。
有人便将目光投向阁中的另一人,企图与他联合,扳倒首辅。这些人在朝中活动,扰得庄绍光满腹忧愁。
庄绍光就这样从年头愁到年尾,年末京师下了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
不知愁的庄绍耀与沈绍祖两人放假在家中,与大侄子庄延平在院中打起雪仗。
你扔我一下,我扔你一下。董三来劝三位小主子回屋免得冻伤,结果被迎面送来几团雪。
董三无奈只能搬来苏蕙仙,苏蕙仙一来,柔柔地那么一笑,这三个人吓得赶紧停手。
在京师,他们家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当然,长兄和长嫂确实担得起父母的职责。
“赶紧都回屋烤烤,省得感冒冻伤,若是冻肿了手,以后年年必定要冻的。”苏蕙仙一面说,一面让丫鬟煮姜汤。
庄绍耀三人回到屋内,一人抱着一个手炉。苏蕙仙也跟着进了屋,打量一圈,对侍奉三人的随从道:“晚上,他们叔侄儿睡觉,用汤婆子取暖,别烧炭盆了。”
庄绍耀惊讶道:“大嫂,不烧炭盆,晚上冷啊。雪化了,以后几天会更冷。”
苏蕙仙郑重道:“我难道不知道冷?昨晚城东的一户人家烧炭盆,结果夫妻两个都没醒来。你哥特意派人回来嘱咐说,咱家晚上以后不要用炭盆,冻点不怕,就怕出事。”
庄绍耀和沈绍祖的脸上出现同样的惊诧之色,不可置信道:“这是真事?”
苏蕙仙点点头,道:“那户人家是户部的一个主事,仆人去叫他们上朝,屋里没动静,撞门进去一看,人都凉了。”
庄绍耀心有余悸,看了眼弟弟和侄儿,道:“我们知道了,大嫂你也注意些,还有二嫂现在身子重,不要冻着了。”
苏蕙仙闻言颔首,道:“嗯,你们三个最近警觉些,朝中好像出了事,不要胡闹惹你们大哥生气。”
沈绍祖问:“大嫂,朝中又出了什么事?”
苏蕙仙叹气道:“还能是什么事,就是朝中得到消息说是陕西出现雪灾,百姓大饥。”
庄绍耀倒吸一口气凉气,五脏六腑浸润着冬雪的寒意,道:“陕西这一年降又叛,叛复降,朝中剿抚不定,只怕这场雪灾又是雪上添霜。”
沈绍祖的脸色发白,道:“百姓大饥,必要流离讨食,他们过了黄河就是河南。咱们家……”
庄家和沈家虽位于黄河南岸,离陕西较远,但是这群饥民可是从叛乱地区走出来的啊。
苏蕙仙闻言,安慰他们道:“朝中正在商议赈灾一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真是这样吗?
庄绍耀和沈绍祖对视一眼,眼睛里都是明显的不信任。
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拉帮结派,政策朝令夕改,又有内忧外患,若是朝野君臣上下一心,定能度过难关,但现在……
难说。难说。
庄延平听得似懂非懂,走到母亲身边,问道:“娘,你说的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蕙仙伸手抚摸着庄延平的头,然后对两位弟弟道:“我回去了,你们不许再玩雪。”
庄绍耀和沈绍祖连连应了,不想让大嫂在操持家事担忧大哥之余,还要操心他们。
两人进了屋,外面的鹅毛大雪依然簌簌地下,模糊了视野。
庄绍耀的心情有些沉重,怏怏地看不进去书,写不下字。沈绍祖突然说:“哥,我想回家。”
“这么大的雪,你怎么回?路上挨冻受饿,怎么回家?”庄绍耀回道。
沈绍祖道:“那等过了年开春后回,我担心家里面。”
庄绍耀一边叹气,一边烦躁地折着纸,道:“我也想回。这京师繁华是繁华,但太压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