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亥时初刻,明月皎皎。
清心院里,夏荫打了个哈欠,谢老夫人还兴致勃勃的:
再来一局!把五个铜钱抓在手里,正要往上抛。
夏荫苦着一张脸道:
老祖宗,我连明年的月钱都输光了,没本钱了。
谢老夫人想了想:是这个理儿。
又打量了她两眼,促狭地一笑,你年纪也不小了,若是输了,就让我帮你找个好小子,如何?
三郎身边,那个叫什么林的小子就不错。整日跟个蜜蜂似的,围着你嗡嗡嗡。
老夫人惯会打趣,夏荫也习惯了,只这种事,她青春少女的,免不了还是脸上一红。正要说话,只听哐啷一声,门被人撞开了。
谢临川闯进来,随意往圈椅上一倒,豪气地说:祖母,我陪你玩儿!
明显是醉了。
谢临川酒量极好,洒意时千杯不醉。
但两年前,他大姐夫外放夔州,长姐同行。为此,他喝了一宿的酒,醉了三天。
夏荫极有眼色,自去煮醒酒汤,留他们祖孙两个说话。
这黄老儿酿的瑶醽酒,还是这么香。谢老夫人浅嗅一口,慢慢说道。
无怪乎酒味浓烈,今天晚上,谢临川他们三人,把铁薛楼新酿的瑶醽都喝光了。
小二藏私,不肯拿,还挨了朱明两巴掌。
此时,谢临川执意要捡桌上的铜钱那是用来关朴的,却因手指不受控制,如何也捡不起来。
谢老夫人不打断他,不动声色地看了半晌。
最后,谢临川抿了抿唇,有些垂头丧气地说:祖母,我的脑子好像坏掉了。
哦?谢老夫人看着他那双十分漂亮,却有些迷茫的眼睛,怎么坏掉了?看过大夫没有?
十三岁起,这个孙子就变得桀骜不驯,与他爹的谨小慎微形成鲜明对比。像今天这般孩子气,是很久远以前了。
谢临川摇一摇头:我以为,大夫是看不好的。
他用一根手指戳戳太阳穴,好像颇为烦恼。
谢老夫人立刻就明白了,无声地笑起来。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这孩子,也开窍了。
谢临川又盯着窗外盛放的荷花,怔怔道:那荷花她那里也有。
夏天,哪里没有荷花呢?只是想一个人,看见任何东西,都会千里万里地联想去。
谢老夫人笑得眼尾起了褶儿,既为孙儿,也为自己她想起了极为久远的少女时代。
良久,她又拉着孙儿的手,掏心掏肺地道:
我只生了你父亲一个,他的婚事,是先帝作主的,新臣旧臣两家联姻,我说不上话。好在,这么些年,他们两个也算是相敬如宾。
你两个姐姐都成婚了,尽了家族的责任。你嘛,是幺子,可以肆意一些。
你看上了哪家娘子,告诉祖母。七夕节快到了,祖母悄悄去看看,只要是人品好、有担当的,祖母就给你作主。
她哪里不知道,宫里的公主们为她这孙儿打过架。有些贵妇受不了女儿百般哀求,也上门来试探过口风。
只是,她一早就与谢临川吃了定心丸,人得他本人来挑。
如今看来,他是挑中了?
然而,谢临川却只是耷拉着微红的眼睛,摇一摇头,胳膊一抬,趴在了桌子上。
谢老夫人深知谢临川为人。他只要下了决心,就志在必得,而这副犹豫模样,就是还没确定。
她又循循善诱:
你生性冲动,既然没想好,就要冷静,把事情放一放,别吓着人家了。否则,得不偿失。那书上怎么说的?
谢老夫人农女出身,不通诗书,想了半天,才道:柳暗花明又一村
低下头一看,谢临川头枕在胳膊上,浓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扑下一排阴影,已然是睡着了。
谢老夫人莞尔一笑,爱怜地看了孙儿半晌。良久,又唤来平林,让把人搀出去。
等到聆泉院灯火尽灭、夜色静谧,她对夏荫道:
前日,三郎带了些卤猪蹄儿回来。你去查一查,是不是从一个姓江的娘子那里买的,这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七月初七。
一大早,江清澜做完早食,瞧着东方红彤彤的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