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她心道:今日日头高,正好把书拿出来晒一晒。
谁知道,王蕙娘提着个小篮子,从外边儿进来,一把就把她抓住了:今儿个别瞎忙,咱们得好好打扮打扮,用这个来染指甲。
江清澜一看,篮子里是一朵朵鲜红的凤仙花,娇艳秾丽。
她忙摆手:不要不要,我还要做饭呢,万一颜色染在菜上,可说不清了。
她自来不喜欢弄这些。现代那个指甲油一涂就了事,她都懒得弄,莫说现在用凤仙花这般麻烦了。
说罢,一溜烟儿就往厨房里钻了。
团团跑出来:给我染!给我染!
今日七夕节,是女娘们的节日,王蕙娘也不扫臭屁团的兴。
用凤仙花捣了汁,敷在团团的指甲上,再用布条缠紧。
等江清澜注意到时,团团十个胖手指的甲盖上,已是淡淡的粉色了。
她还发现,今儿个王蕙娘格外地郑重。
换新衣、染指甲不说,还在香案上摆了织女娘娘的像,陈列了时令瓜果,以及一些磨喝罗泥偶。
原来,如今的七夕节比后世热闹得多。
虽也有点儿情人节的暧昧色彩,但更多的,还是乞巧节、女儿节。
在这一天,大姑娘、小媳妇儿们要整云鬟、匀粉面、裁新衣、着艳裙。
到了晚上,还要进行乞巧比赛手执五彩丝线,在皎洁的月光下穿针引线。
除了家里的活动,每逢佳节,西湖边、中瓦里、御街上也有各种庆祝,节日气氛十分浓烈。
果然,入了夜,斜街被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无论高低贵贱、钱多钱少,都蜂拥上街,有钱的购物,没钱的闲逛,分享着佳节的喜悦。
一丛丛烟火绽放出巨大的花束,照亮了黑夜,也引得游人阵阵欢呼。
江清澜把账盘完,扫一眼冷冷清清的店,心里有了计较。
王蕙娘打起帘子,从后厨出来,带点儿调笑意味儿地说:
哟,今日倒也罢了,人人都过节去了。近来是怎的,高郎君不来了,恐是伤心了,怎么言郎君也许久未见了。
江清澜把算盘一收,笑得灿烂。
这俩人不来正好。
高郎君嘛,她是怕伤了这孩子的心。
言郎君呢,他一来,她总觉得是贵足临贱地,浑身不自在。
江清澜笑道:不是还有杨郎君,跟那小女娘?
想起杨松那黑黑、团团的脸,她就想笑。
她这些日子瞧着,杨郎君真是有一套,把那坏脾气的小妮子哄得喜笑颜开的,妥妥的经济适用男。今天晚上,两人定是去游西湖去了。
她把铜钱都放在匣子里锁上:走,把店关了,我们也上西湖玩儿去。
团团、虎子两个正坐在门槛上看西湖那边的烟花,闻言,一蹦三尺高。
虎子跑去后院,提起一个竹笼,拴在腰上,又递给团团一卷细网,神气十足地说:我带你去捉虾!
一行四人到了西湖,见天上星子熠熠,湖中微波粼粼。岸边游人如织、喧闹不堪。
琼华露真珠泉蓬莱春酒不醉人人自醉!
韵果儿笑靥儿香橼子来来来,看看看!
小贩儿们支着彩棚,五彩缤纷。
油锅里炸出的巧果香气,混同酒水清冽之气,飘散在空气中。
童子们围着卖磨喝乐的摊子,对着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偶嬉嬉笑笑。
西湖里,数艘画舫逡巡着。悠扬的乐声顺着晚风,飘荡到岸上,引得人遐思内中光景。
虎子是带着任务来的,对那些吃的喝的都没了兴趣。
他找到湖边一浅滩处,挽起裤腿儿、撸起袖子就下了水。
熟练地插起小木棍,用细网网住三面,只留下一个出口,再在水面上撒了各色饵食。
王蕙娘去石桥那边看乞巧比赛了,岸上就江清澜与团团两个。
小胖妞也想下水,让江清澜一把揪住领子:你腿儿短,下去就淹到屁.股了!
团团也觉得有理,就抱着竹篓子,眼巴巴地看着虎子捉。不多时,篓子里就活蹦乱跳的了。
团团盯着个个大青虾,眼睛亮晶晶、嘴巴水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