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车祸最容易造成身体骨折与颅脑损伤,骨科和神外科的医生也是最常出入急诊部的医生,今天也不例外。

周予夏点了下头,掏出工牌带上,跟随护士疾步走进急诊部,边问:“患者情况?”

“52岁男性患者,一周前发生交通事故,颅骨骨折,前天才出院。现在中度昏迷状态,急救人员赶到已经有头痛呕吐,伴有癫痫视力模糊等症状。”

她听见,眉头轻蹙,又问:“这么快出院,怎么没多观察几天?”

小护士颇为头疼地解释说:“患者强烈要求。”

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很多患者自认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反而对医生的话抱持怀疑态度,一来二去,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

一进急诊室,周予夏就惊了。

平常宽敞的大厅现在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患者哀嚎声,还有医生护士大声施救或者交谈的声音。

场面十分紧迫。

护士长动作麻利地挨床查看病人情况,边让手下的护士进行急救,看情况不好的就去叫医生。

一个实习医生推着小推车从周予夏面前疾步而过。

急诊部的床位无一空缺,她下意识瞥了眼,连最不常出现在急诊科的眼科医生都被请过来救急,足见状况多紧迫。

周予夏边走边绑起头发,跟着指引的护士穿过三排病床,走到第四排右手边倒数第二个床位前。

床上躺着一个已经昏迷的中年男子,床边还站了两三个实习生和护士。

周予夏下意识摸口袋,发现自己根本没来得及穿白大褂,于是伸手让身边的实习医生拿出手电筒递过来。

接过手电筒,先观察病人左右瞳孔情况,接着弯腰仔细聆听呼吸情况。

左右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频率正常。

周予夏沉着嗓音问:“生命体征多少?”

“脉搏65,血压150/110。”

“ct和mri做了吗?”

“在这里。”

周予夏拿起操作台上的无菌手套戴上,边走到分诊台窗口定睛观察显示屏上的片子。

侧脑室颞角额角变钝变圆,典型脑积水。

于是又问,“今天神外谁当值?”

“马教授,可是马教授已经进手术室抢救了,一时半会儿出不来。”

“别的神外医生呢?”

护士举着电话朝她这边喊道,“黎医生这边手术快结束了!”

周予夏快走一步,耳朵挨着听筒。

“是我,周予夏,ct显示患者脑池扩大明显,第三脑室和侧脑室枕角扩大,急性脑积水,需要脑室-腹腔分流术。”

“周医生,脉搏59,血压170/125。”护士还在她一边提醒道。

情况不理想,患者病程发展迅速,脉搏开始下降,血压升高。

她点了下头,又问黎初临,“你那边多久结束?”

黎初临隔着电话声筒,眼睛专注在显微镜上,正在进行最后的肿瘤夹除,手机他请护士放在自己的耳边。

黎初临听见那边人声喧嚣,她的声音平静得出奇,在一片混乱中稍显格格不入。

他手上动作没停,启唇说:“我半小时后到,你先对侧脑室穿刺,放出适量脑脊液。”

“好。”

周予夏挂断电话后不容多想,边准备消毒,边朝一旁的护士医生交代:“准备脑室穿刺包,我先做侧脑室穿刺,手术室准备好后直接通知黎医生,他那边半小时后结束。”

“治疗室还有位置吗?”

“治疗室满了。”

“就在病床这里吧。”

“好的。”

护士得到指令后,立刻去拿脑室穿刺包,引流管引流袋以及其他用品,站在一旁的实习医生拿了消毒用具递给周予夏,然后退到她身后。

病床前,众人屏息。

天花板上炽白的灯光落在周予夏后背的衬衫上,散出一大片神圣的光晕。

她睫毛低垂,视线一点不差地落在病人身上,弯腰的时候,肩胛骨隔着衣服面料微微凸显出来,显得身影格外瘦弱。

周予夏用甲紫液在需要切口的地方画出矢状线,接着对皮肤进行二次消毒,盖上无菌手术巾,用切口膜固定在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电钻。”

“骨蜡。”

她用指腹捏着刺针,按照预定方向穿刺侧脑室,全神贯注在针尖的位置,随着缓缓推进,针尖的阻力突然减小时,立刻拔出针芯。

仪器发出急促的的滴滴声伴随脑脊液从中流出而变得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