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2)
片刻后,周予夏压着嗓音,“生命体征。”
“脉搏67,血压148/110。”
一旁的实习医生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了,像是说给自己听:“稍微下降了一点。”
又过几分钟,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趋缓。
护士们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她们都忍不住向周予夏投去审视敬佩的目光。
临床精神科虽然有临床二字,只是很少有手术安排,实习时再熟练的手艺,工作几年后也渐渐就荒废了,更别提急救技能。
就算是同行,也有大把人认为他们是群对着病人只会开处方,说点安慰鼓励的话,到点就下班,钱赚的轻松又自在。
谁能想到,今天在急诊室磨练许久的住院医生手忙脚乱的时候,周予夏出色完成神经外科的穿刺术,全程冷静理智,没有慌乱,也没有一句废话。
今晚的美谈足够在医院八卦趣闻中沸沸扬扬一个礼拜。
半小
时还没到,急诊室的内部电梯下来了。
黎初临迈步而来。
护士将隔帘拉开的时候,正好和他四目相对。
黎初临身上带着风尘仆仆而来的凉意,比这更凉的是那双含着平淡的眉眼。
看见好看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距离又近,小护士刷的一下脸就红了。
黎初临没在小护士身上停留,稍微侧身面向病床的位置。
他问:“患者情况怎么样?”
病床前围着三四个人,有护士,实习医生,掠过这些人,他瞧见一抹娇小的身影垂着脑袋,正在观察患者的意识体征。
听到那声熟悉的嗓音,周予夏没抬眼,淡淡地交代情况,“颅内压降下来一点,生命体征平稳。不过还要请你观察确认。”
话毕,周予夏从病床前退下,下意识扫了眼时钟。
从打电话到现在,刚好过去25分钟。
黎初临越过一行人,走到她之前站立的位置,拿出手电筒晃了晃患者的瞳孔。
嗯,对光反应刺激正常。
然后,他又把引流管的高度上移三厘米,问,“脑脊液送去检查,手术室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把患者推进去吧,一会儿做分流。”
黎初临吩咐完,然后悄悄把周予夏拉出急诊室门外。
白花花的墙壁上只有一道透明的玻璃箱子,里面放着两瓶灭火器还有两件消防用的工具。
今天的急诊始料不及,周予夏没来得及穿洗手衣,连施救用的隔离罩衫也没套,身上只有一件棉麻衬衫,下面是一条卡其色的过膝伞裙。
她头发扎着,耳后还有两缕头发没梳上,柔软卷在耳侧,一双大眼睛稍稍仰头看着他,满是迷茫和疑惑。
该说的她刚刚都已经说完了,周予夏不明白黎初临还拉她出来做什么。
只见地面的人不着痕迹地扫了周予夏身前一眼,把自己的白大褂外套脱下来披在她身上。
那天生弯翘的唇角此刻上扬了点弧度,温着嗓音对她说:“辛苦了,你做得很好,下面我来处理。”
他语气温柔又坚定,这样沉稳的姿态很难不让患者信赖。
如果她是病人,也会选择黎初临做她的主刀医生。
那颗小心脏听到黎初临的话又开始躁动起来。
其实直到刚刚,周予夏的手指都是凉的,手心里还沁了很多冷汗。
她也紧张。
急诊科那么多比她年轻的实习医生护士,总算盼来个有实际经验的主治医生,都理所当然地指望周予夏一个人。
尽管她来自和手术最不沾边的临床精神科。
说起来,她的引流术还是当初和黎初临搭档时候学的,这么多年,多少前辈老师都演示过操作过程,只有黎初临的手法最让人过目不忘。
挥刀处理干净又利落,连引流管的摆放位置都像用标尺量过一样精准。
周予夏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黎初临离开后,不知过了多久。
她站得脚有些麻了,才回过神来,警觉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人看见刚才黎初临披外套的举动。
幸好,他们刚站的位置隐蔽,如果不是刻意,都不会走到这里来。
只是她不明白,黎初临拉她出来就为说一句安慰又夸奖的话?
难不成是顾及她之前说的保持同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