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周予夏闻声,目光再次从手册移到台上的男人身上。

她近视一百多度,还有点散光,看不清讲台上的人,只是听到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抬头眯眼观察赵庭之一会儿,又听他讲了好几句话,终于确认是她认识的人。

今天是全院参加的大会议,台下几乎座无虚席。

赵庭之站在台前,偶尔示意大家看幻灯片,偶尔和台下的人眼神交流。

大部分医生都垂头在看宣传手册,扫过人群时,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女医生一直抬头看他。

赵庭之投了视线过去,瞧见是周予夏,二人相视笑了一下。

他停顿了几秒,而后继续专注在讲话上。

在两个人都未看见的地方,黎初临随意扫了眼两人的互动,视线在那个男人身上略停留一瞬后才收神。

会议结束后,周予夏走到台前,笑着打招呼,“赵前辈。”

赵庭之看见和自己打招呼的女医生,熟悉的温婉笑容,真诚地笑了,“周学妹,原来你来这了,精神科吗?”

“嗯,赵学长怎么在疾控中心工作,还在江立市”

“有位老师推荐我……”赵庭之话没说完,就被走过来的医生打断。

副院长迈着步子,和蔼地笑着说:“赵先生,这位是神经外科的黎初临教授,虽然年轻,却是我们院的顶尖人才。”

话落,赵庭之和黎初临握手问好。

面前的人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但能让副院长专程过来引荐的人,想必十分优秀

。果不其然,赵庭之在听见副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略惊讶一瞬,随即说:“久仰,我可是黎医生关于脑肿瘤研究论文的崇拜者。”

在脑部疾病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人能绕过黎初临的名字。

他就像一颗永恒运行的恒星,不断为这片广袤漆黑的未知地带来前行的光亮。

“赵先生客气了。”黎初临客套着。

周予夏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也没打算加入,谁知略走神片刻,就听见副院长把话茬引到了她身上,“怎么,赵先生和周医生认识?”

他们周围还站着其他科的医生,听见副院长的话,几个人都齐刷刷朝周予夏看过来。

在密密麻麻的审视中,她感受最强烈的,是黎初临自上而下的目光。

视线交汇一秒后,周予夏主动错开,回答说:“赵先生是北市大学精神病学博士,是我的前辈。”

副院长恍然大悟,“北市大学啊,那可太优秀了,你们能在江立碰见还真是有缘。”

周予夏很配合地笑了笑,陪着副院长又寒暄了几句。

原本以为会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她刚准备抬步离开,就听见黎院长又走到麦克风面前,让刚刚会议提到过的科室相关人员留下来。

眼看着下午看诊时间就要到了,精神科还在商量让谁留下来。

周予夏年轻,又是刚入职的新人,自觉揽过精神科“代表”的身份留下来。

出乎周予夏意料的是,第一个项目就与她有关。

赵庭之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们计划联合医院在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到时候需要请精神科的专业同僚们进行演讲。”

他说着,按了一下遥控按键,显示屏立刻出现满屏的学校名称,高等教育学校53所,中小学701所。

赫然的数字让会议室到处叹息惊呼。

赵庭之微抬手安抚大家,继续解释道,“大家不要紧张,我们并不能调动足够人员在全部学校进行演讲,仁宁医院会负责三分之二,以下学校将由本院负责。”

他又点动了下按键,这次屏幕上出现几所熟悉的学校名称,江立一中,实验第二,江花中学等重点学校都在内共24所。

赵庭之又简单介绍了下演讲的相关事宜,在他介绍的同时,周予夏就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

她需要负责其中8所学校。

今天是周一,准备时间不多,看来她要准备加班了。

没容周予夏多想,商定具体细节后,紧接着进入下一个议题。

赵庭之拿出五份病例摆在桌前。

神经外科的教授一个个向前探身,看了几行字后干脆从白大褂胸前的口袋里拿出老花眼镜架起,逐字逐句地阅读,各个蹙眉抿嘴。

只听见教授们嘴里频繁冒出“颅底脑干”“星形细胞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等等的术语。

这些词周予夏还是知道的。

若说在外科手术中,最有光荣感的科室,莫过于心外科和神外科。

一个是负责生命的“发动机”,一个是掌管躯体的“司令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