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就是!”另一名将领喊道,“这算什么?咱们在北地喝风吃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朝廷里那些穿绸裹缎的老爷们,动动嘴皮子,就把将军的功劳给抹了?”
他气得说不出话,胸膛剧烈起伏。
赵闯脸色极为难看,压抑着怒火道:“将军……这不公!”
“都住口!”萧风眼神冷了下来,他扫视过身边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训斥道,“天使尚未走远,你们在此大放厥词,是嫌活得太长了么!”
众人一下噤了声,但脸色一个个黑如锅底,显然没有服气。
萧风轻叹一声,缓缓坐回原位。
真有封赏又如何?当年的萧成毅,就是被封了个有名无实的靖边侯。
军中有不少人曾是萧成毅当年手下的旧部,萧家的兴衰起落,他们亲眼目睹,萧风一路走到现在有多不容易,他们也看在眼里的。
他身份敏感,身上还背着不清不楚的罪责,遭人忌惮,也是预料之中。
他们只是替萧风感到不值罢了。
可萧风却莫名地坚信,陈景定不会如 睿帝那般。
“陛下这样做,必定有他的打算。”他的语气不再像方才那般强硬,反而多了几分安抚之意,“他有他的难处。”
朝堂之上,权臣林立,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处处皆是掣肘。陈景这样做,想必是那些朝中手握重权的大臣们对他施加了诸多压力。
“莫要为了一些虚名误了正事。”萧风抬眼看了看众人,“吃饱喝足,便早些歇息去吧。”
第135章 折水篇(二十)退守
-
北地连绵多日的大雪终于停了,天气晴朗了起来,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刺目。
萧风与手下各位将领正在营中议事,却见赵闯手里拿着一份军报,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将军!前线传来确切消息!丹增王已收服玄鹰、雪牦二部,彻底平定了北境后方,集结兵力,准备同我们决一死战,收复失地!”
他话音刚落,众人未及反应,一个传信的探子就灰头土脸地冲进了大营。
“报——”
探子的胸膛剧烈起伏,气喘吁吁,满身泥泞:“丹增王率兵袭击我军前线,攻势如潮,阿勒部旧地……已经被敌军重新占领了。目前,丹增大军集结,正在准备进一步南下。”
萧风猛地起身,沙盘里的小旗簌簌颤动,映着他沉如寒铁的面容。
此前攻占三部,本来就是在丹增王分身乏术之时趁虚而入,他早已料到,待丹增王反应过来,定会进行疯狂的反扑。
但他没有想到,丹增王平定后方的动作会如此之快。
阿勒、赤那、兀良三部的民众加在一起有十数万之众,粮仓也大多在战争中被焚毁,要负担这些民众的生计,是一笔不小的耗费。
再加上之前战役中,南月折损了不少人马,萧风并不认为现在他们能够承受同仇敌忾的丹增人的反击。
如今,三部军马已降,只剩下一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守着那片焦土也毫无用处,不如佯装后退,将这片断壁残垣再甩回到丹增王手中。
“赵闯,本将军命你率本部一万轻骑,携所有旌旗鼓号,大张旗鼓,向黑石峡方向撤退,丢弃部分辎重、甲仗,做出仓皇败退之状。”
赵闯瞬间明白了萧风的意图,眼中现出精光:“末将领命!”
“孙猛!李铁牛!” 萧风的目光转向另外两员悍将。
“末将在!”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精锐步卒,携带强弓硬弩、火油滚木,连夜出发,秘密潜入落鹰涧两侧山岭!掘壕布陷,占据所有制高点,隐匿行踪,待我号令。”
“末将遵命!”
“得令!”
“至于其余各部,随本将军……” 萧风的手指缓缓地点了点案上的地形图,“退守边境线。”
三路大军自雪原深处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很快便完成了部署。
丹增人如同被激怒的狼群,回过身来,将滴血的狼牙指向了背后偷袭的入侵者。
他们摧枯拉朽地再一次碾过了兀良和赤那的领地,数万大军列阵南月边境,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恰似黑云压城,山雨欲来。
南月的将士们严阵以待,凛冽的朔风中,两军剑拔弩张,随时预备着迎接一触即发的决战。
谁知,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丹增王却莫名其妙地撤了兵。
还未等萧风想明白其中的关节,第二日,丹增的使者就进了南月的中军大帐。
“求和?”帐中的将士们面面相觑。
丹增王,那个野心勃勃,为了统一北地不惜向同族下手,手段血腥残酷的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