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萧风晋升如此之快,除了他自身屡立奇功之外,还得益于陈景的扶持。

彼时,陈景与废太子和陈晏争夺储位,又初来乍到,根基不稳,扶持自己的心腹将领,以便有所依仗,本也是无可厚非。

但如今,陈景已经掌管朝政长达六年,陈昊远在天边,陈晏也造就成了刀下亡魂,地位已经十分稳固了。

但他似乎依然没有要打压萧风的意思。

群臣不得不担忧。

“陛下,请三思啊。”

“可不能蹈了当年黄全和萧成毅的覆辙啊!”

“萧家获罪倒台,小萧将军也曾被流放他乡,难免会心生怨怼啊!”

“请陛下三思!”

陈景端坐在高处,看着跪了满地的文武大臣,微微蹙起了眉。

黄全和萧成毅的覆辙?

可他们又有什么过错?

如此一来,倒是提醒了陈景,此前睿帝在时,碍于他的情面,陈景不好对萧家和黄家的往事多做置喙,如今,也是时候为他们洗清罪责了。

毕竟,陷害萧家与黄家的事,可是陈晏死前亲口认下的。

心里有了打算,陈景直了直身子,再次开口。

“萧将军之功,朕心甚慰。”他顿了顿,扫视过群臣心思各异的脸,“至于如何封赏……朕……再想想。”

-

北地,呼啸的寒风压过低沉的天幕,带来了今年冬日的第一场大雪。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混沌,唯有营盘中央的篝火还在兀自顽强地燃烧。

中军帐内,红彤彤的火光映照着将士们的脸庞,众人喝酒吃肉,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享受着短暂的休整。

忽然,帘帐被掀开,一股裹挟着雪沫的寒气灌了进来。

传令兵入内,单膝跪地。

“将军,天使到了,陛下圣旨!”

帐内的喧嚣登时消散,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坐在主位的萧风。

萧风原本斜倚在狼皮褥子上,手中把玩着一枚 用作酒筹的黑色箭头,闻言,他缓缓散去了脸上的笑意。

“迎天使进来吧。”

帐内诸将收敛了嬉笑怒骂,迅速起身,整理衣甲,肃立两侧。

宣旨太监步入大帐,他被冻得脸色发青,但仍强打着精神,展开了手中的圣旨。

尖细的声音响起:

“圣旨到——”

以萧风为首地众将士跪了一地。

“安远将军萧风,忠勇冠世,智略超群。前奏北境三部,屡犯边陲,荼毒生灵。卿受命专征,运筹帷幄,亲冒矢石,率虎贲之师,一举荡平赤那、阿勒、兀良诸部,功勋卓著,彪炳史册!朕心甚慰!特赐——”

太监的声音刻意拔高,带着一种宫廷特有的、抑扬顿挫的腔调,念出了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赏赐:

“黄金五千两!锦缎三百匹!御酒百坛!南海明珠十斛!紫貂皮五十领!精铁万斤!良驹五百匹!……”

赏赐清单冗长而丰厚,黄金、锦缎、珠宝、皮货、军资……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想到的珍品。

诸将一开始听得心潮澎湃,却慢慢地变了脸色。

圣旨里赏赐了不少东西,也提拔了萧风手下不少大大小小的将士,却唯独没有提到萧风半句。

终于,冗长的清单念到了末尾:

“……钦此!望卿再接再厉,固守疆土,以慰朕心!”

圣旨宣读完毕,萧风跪在众将的最前方,面色如常:“臣,安远将军萧风,叩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利益周全,无可挑剔。

传旨太监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圣旨和礼单一并交到了萧风的手中,又寒暄了几句场面话,就被引领着去往住所了。

厚重的毡帘再次落下,帐内陷入一片寂静。

炭火依旧噼啪作响,羊肉依旧香气弥漫,气氛却凝结如冰。

“砰!”副将孙猛一拳砸在身旁的兵器架上,震得刀剑嗡嗡作响。他脸色铁青,吼道:

“黄金?锦缎?珠子?在咱们这儿有什么用?”他指着萧风手里的圣旨,“将军带着弟兄们打下了三个部落,这是多大的功劳?!朝廷……朝廷就他娘的给这些?‘安远将军’?还他娘的是‘安远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