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圣祖之号(2 / 2)
所以在那个时候,朱载坖也开始渐渐的反应和重新思索着嘉靖皇帝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嘉靖皇帝对自己的心思到底是什么样的。
朱载坖仿佛是突然明白,嘉靖皇帝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刻意营造自己的神秘感,也不是在将自己的儿子当做权术平衡的棋子。
而是在用独特的方式培养他!
并且不过多的干涉他,让他一步步的在实践中成长着。
就连那“二龙不相见“的谶纬之言,如今想来也是嘉靖皇帝的一片用心良苦。
嘉靖迷信道教,深信“二龙相见必有一伤“,在死了那么多的儿子之后。
所以他才不得不刻意减少与儿子的见面,他这种不见不问不管,不是不爱,而是怕万一这句谶纬真的再次应验,相克伤及到自己或儿子!
朱载坖想着这些过往的事情,不禁泪流满面。
他回想起这二十多年来,每次自己遇到困难,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助力;
每次犯错,总能得到宽恕;每次冒险,总能化险为夷这一切,原来都是嘉靖皇帝在暗中守护和暗中支持。
“皇爷!皇爷!”
孟冲的惊呼将朱载坖从回忆中拉回。
朱载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身上的孝服前襟尽湿。
“备驾,朕要去万寿宫。”
朱载坖突然如此道。
孟冲闻言大惊,连忙道:“皇爷,太上皇的灵柩已移至乾清宫”
朱载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知道!朕要去再看看太上皇最后住过的地方想找一找太上皇存在过的痕迹。”
朱载坖的话,也让孟冲沉默了。
他知道这是朱载坖不可更改的意志!
于是乎,孟冲也连忙动了起来,为朱载坖准备肩舆,但当肩舆准备好了之后。
朱载坖却并没乘坐,而是选择了步行。
他从勤政殿出来,一路步行朝着万寿宫而去。
孟冲和侍卫们,也都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朱载坖踩着雪,终于走到了万寿宫这里。
此刻的万寿宫已经算是人去楼空了。
只有几个还守在这里的小太监,其余的人和侍卫,也都已经撤走了。
毕竟现在的万寿宫,已经不再是太上皇的寝宫了。
它已经变成了一座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殊的宫殿。
但是朱载坖在走进万寿宫的宫院时,看到万寿宫内熟悉的一切,这一瞬间仿佛又像是回到了日常时候,他来看望嘉靖皇帝时的日子。
朱载坖继续朝着万寿宫里面走去,这一路上所有见到他的小太监们也都不敢出声,默默的跪在了一旁的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
而朱载坖也仿佛是没有看到他们的存在一样,径直的就路过了过去。
终于在朱载坖跨过万寿宫的殿内,走到万寿宫内的精舍前面的时候,他望着精舍里面的一切。
这才发现,这里再不见那道仙风道骨的清瘦身影了。
朱载坖又走到嘉靖皇帝常坐的蒲团前,他伸手触摸着这个蒲团,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温度.让朱载坖感觉很是温暖。
而后,朱载坖又走到了精舍内的书案前,看着书案上上面整齐摆放着的一本《道德经》,以及嘉靖皇帝日常所用翻阅的一些其他书籍。
朱载坖的眼泪又一次模糊了视线。
他知道从今以后,这些书本再也等不到它们原来的主人来翻阅它们了。
朱载坖伸手动了其中一本,一张藏在夹页里的便条就掉了出来。
朱载坖拾起便条,赫然发现里面正是一句嘉靖皇帝写给他的一句话。
「三儿:我知你终会明白。江山托付于你,吾心安矣。——父字」
看到这简单的十几个字,更是让朱载坖泪如雨崩,忍不住呜呜哭泣起来。
他知道从此以后,嘉靖皇帝再也不给他留下任何一句只言片语了,而这张便条就是最后一句,也是唯一的一句了。
“父亲!儿子不孝儿子明白得太晚了”
朱载坖自责自己当初为何要对嘉靖皇帝一直心存芥蒂,想着嘉靖皇帝的种种不好,腹诽着嘉靖皇帝修仙问道的事情。
现在所有的疑惑、误解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那个看似冷漠的父亲,一直在用最深沉的方式爱着他,给他自由成长的空间,又暗中为他遮风挡雨;严格要求他为君之道,又宽容他的每一次冒险.
孟冲等太监跪在殿外,听着里面皇帝呜呜哭泣的声音,无不垂泪。
他们从未见过这位沉稳的帝王如此失态。
哭到无声,朱载坖终于缓缓起身,将那张纸条珍重地收入怀中。
他最后环顾万寿宫,轻声道:“爹你放心,儿子定会让大明再次伟大,成为这个世上绝无仅有的庞大帝国,让她光明照耀古今!”
走出殿门,朱载坖已恢复帝王威仪,只是眼角仍带着泪光。
他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落在脸上,冰凉如父亲最后的抚摸。
“传旨,朕要亲自为太上皇拟定谥号。”
朱载坖对孟冲说,“内阁礼部所拟的'世宗'太过寻常,朕要为太上皇上'圣祖'之号。”
孟冲大惊:“皇爷,这.这.这.”
朱载坖目光坚定,认真说道:“太上皇功绩卓越,开海禁、平倭寇、收蒙古、续大典直追成祖之功!”
“且上皇又以宗藩入嗣大统,才始有朕之大统帝系传承,当为祖宗,享万世不祧之祀!”
这一刻,朱载坖的态度也鲜明强硬了起来,他这么做出了要弥补自己年轻时候对嘉靖皇帝的误解之外,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强化自己的法统权威!
所以,即便是此议的议论声浪再大,朱载坖也会将嘉靖皇帝的地位高高抬起,以衬托他地位的稳固和权力的无限!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