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仁德的大明大皇帝陛下(2 / 2)

而倭国恰好也就在这个白名单之内,所以要想征讨倭国,除了调动舆论之外,也要先从法理上解决一波问题。

对此,朱载坖也找了一些当年永乐皇帝南征交趾的理由,作为参考。

所以在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准备之后,现在的朱载坖不仅解决掉了征讨倭国的法理基础,还通过倭国富银,以及倭国当年对大明沿海地区的罪行,实行了民间舆论的支持。

而且在这一年里,不管是南京那边的龙江造船厂,还是天津卫这边的造船厂,也都在加大的马力,加班加点的建造着可以入海远航的战舰。

为接下来的战争时刻做充足准备。

要不然,等到朱载坖真的要下旨去征讨倭国的时候,发现不管是自己手上的东洋水师,还是放在南边的南洋水师,加起来的作战船只都不到三百条。

这要是打起来之后,又不能占据下来一处可以用于发展当做未来基地的倭国地盘,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毕竟战争一旦开动,所消耗的钱粮物资,那真的是天文数字的。

稍有不慎,是真的会拖垮国家财政的。

所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朱载坖也没有让这两处造船厂闲着,一直都在倾斜着资源,催促着他们加班加点的建造战船,并扩大船厂的规模。

毕竟未来要用到的战船数量,也只会越来越多。

但只靠现在的建造生产力,也根本无力满足朝廷将来对战船的需求。

因此除了这两座大型的造船厂之外,朱载坖也同步下旨在济州岛,大连港,泉州港,威海卫,张家港等地建造造船厂,让这些地方配合龙江造船厂和天津卫造船厂,制造出可以搭配远洋战船的随从战船。

如此一来,在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发酵准备之后,大明也在这一年之内新建造了近二十条可以配备火炮的远洋作战的战船,同时也建造出了近百条可以随军出海的随从补给战船。

虽然这些小一号随从战船,并不能配备多少的作战武器,但是这些船可以当作是登陆舰来使用,只要前面的海战取得了胜利。

那么这上百条载满人力物力的随从战船就可以抓住机会,直接实现抢滩登陆的陆地作战方式。

只要陆地作战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么对于不远千里横跨大洋的大明水师而言,大明水师战舰也就可以就近靠港,得到倭国本土的物资供应,不必再过多劳民伤财的征调过来物资来补充他们的消耗。

这样一来,不仅打开了战争胜利局面,也能使得大明在倭国本土立稳脚跟,继续扩大对倭国的征讨战果。

从而实现逐步占领倭国的最终战略需要。

不过,对于这些战略需要,朱载坖目前的兴趣是不大的。

他现在想要的不过就是倭国富产白银的地区,以及能够实现规模化粮食种植的平原地区。

至于那些统治成本过高的穷山恶水的倭国土地,朱载坖暂时是不感兴趣的。

毕竟现在的朱载坖也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了,他是要全面现实现实的考虑大明如今的利益需要。

并不是说地盘越占越大越好,毕竟有些地方是真的入不敷出,且还没有实实在在的战略价值。

所以对于这种鸡肋的地盘,朱载坖宁愿放任不要,也不会脑抽的徒增成本,非要统治。

这种情况就好比几百年后的某些发达国家在海外占领的殖民飞地,哪怕这些殖民飞地拼了命的想要投票加入自己的宗主国,拿到和宗主国一样的护照。

但是它们的宗主国在考虑到统治的成本之后,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

毕竟这些穷地方除了能提供一些远洋的军事价值之外,其他方面真的是一无是处。

如果脑袋一抽,同意了他们的加入请求,把这些地方的百姓都一股脑的化为与自己本土一样的老百姓。

那么他们的宗主国就得出很多很多的血,去补充这些穷地方的基础建设,以及民生所需的各种补贴,以及各种各样的救灾安置责任。

可若只是占着地盘的有利位置,实现着自己仅需的战略价值,那么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哪怕是穷成鬼,也与宗主国无关。

而且如果这些人敢反抗,他们的宗主国也是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进行血腥残酷的武装镇压,根本也不用考虑什么其他方面的道义问题。

所以,朱载坖就是打算先效仿一番他穿越之前的某些殖民强国的成功经验,先把战略要地拿下。

剩下的只需给一点口头上的好处,其他的就让他们先自己个自生自灭,把统治成本给缩减下来。

如果他们不听话,想要闹,那么子弹和炮弹也是可以管够的。

因此在接下来的战略制定之中,朱载坖就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倭国人划定好去处了。

就比如倭国最北边的虾夷地(北海道岛),那就是朱载坖为他们选择的栖身之地,那里不仅风景优美,有常年有看不完的迷人雪景,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想必将来的倭国人被迁移到这里,也一定会过的很幸福吧。

所以说,朱载坖这人还是心善。

要知道搁在其他穿越者的手里,这些倭国人可是要被屠岛,可是要被鸡犬不留的。

但是咱们的大明大皇帝陛下,秉持着天命君临万方兆民的仁德,还是选择了对倭国普通民族网开一面的仁慈,让他们可以在虾夷地享受着生活,偶尔也可以再去其他地方打打工,挖挖矿。

毕竟这么多的劳力,真要是全弄死了,倭国的银矿又用谁来开采呢?

总不能不计成本的从大明运输矿工过来吧?

要知道这矿场工作也不是什么轻松的好活,在大明境内就经常有矿工造反的事情发生。

倘若朱载坖不能做好废物利用,一下子就把人都给无差别的突突了,等要人干活的时候,可就要懵逼了。

所以,倭国人即便是可恨可憎,但也不能一杀了之,必须要将他们的实际使用利益最大化起来,这才符合朱载坖和大明的实际利益。

毕竟将来大明战略的海外地盘多了,需要修桥铺路的地方也会多,这些倭国人正好可以物尽其用。

而且朱载坖还在想如果将来在美洲发现了土豆等高产作物,西伯利亚种土豆的试验是不是也要进行一波?

毕竟那么大的地盘,如果不能有效利用起来,还真的是浪费呀!

因此仁德的大明大皇帝陛下,是真的心怀万方,恩泽四海!绝不会滥杀枉杀天下百姓!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