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反正现在有传送门,什么时候想回去看看,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是啊,爷爷不必担忧”,谢晦语气温柔,宽慰他道,“只有当资源不够时,才会出现功高难赏的情况。”
“我们现在有整整两个位面,留了很多空白需要占领呢,等会还要和唐太宗他们一道联军进攻蒙古帝国。”
本来吧,刘宋一向没有册封异姓王传统的,最高爵位就是国公。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很少有异姓王。
除非是某些权臣谋朝篡位之前,给自己贴个金,封王、封相国、加九锡、冕十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赞拜不名、剑履不朝……一套流程无比丝滑,一气呵成。
下一步,自然就是逼帝禅位,开创新朝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北齐。
北齐是有异姓王的,而且数量还不少。
比如北齐三杰,除了高长恭是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封王,段韶是以战功封平原王,斛律光封咸阳王,其弟斛律羡封荆山王。
乍一看,好像待遇还挺不错的,实际上吧……
全是虚名,一点实惠都没有。
比如斛律光这个「咸阳王」,咸阳当时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老对头北周的首都长安。
纵观漫漫五千年,第一次听说有人封地在敌国境内的!
这操作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十分炸裂。
主打一个画大饼,王号已经封给你了,其他一概没有。
想要地盘?自己去打啊!
谢晦当时读《北齐书》到这一段,实在没忍住,向辛弃疾吐槽了一句。
“还好陛下没把这一套法子学过来,否则,我们现在就该是美洲王、埃及王、法兰西王、密西西比王了。”
辛弃疾:“……”
这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了呢。
他想到这里,再度向爷爷说明道:“不是虚衔,是正经的封王自治,总司封国境内诸事。”
辛赞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
又道:“你们遥隔万里,远离朝中,也要小心战场以外的事,特别是庙堂上的攻讦动向,须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什么好小心的”,谢晦笑吟吟地说,“谁敢胡乱攻讦?陛下自会保护我们。”
辛弃疾也理所当然道:“该小心的不是我们,是那些准备在朝中胡咧咧的人的九族才是,陛下可不会让他们孤单一个人上路。”
辛赞无奈,想劝两个孩子恬淡谦退一点,莫要过刚易折。
却见二人说说笑笑,登上城头,遥指南边,神色都如此坦然,骄傲且锋芒毕露。
“明年这个时候,定然已经渡过里海,长驱入阿拉伯了。”
“是啊,且埋下一壶春酒,待凯旋时再同饮。”
仿佛是天生的征服者,在至高处并肩而立,巡视自己的国土。
这种凌厉的光辉,难免让局外人心驰神往,也目眩神迷,辛赞望了半晌,露出一抹笑意,终究是什么都没说。
真好啊。
这个时代,和从前的赵宋完全不一样呢。
他们终将成为执剑乘风,引领这个时代前进的人。
……
谢道韫一行人从乌衣巷过来,也在伊斯法罕城简单地游览了一圈。
一名向导带他们品尝了若干种糕点、烤肉、以及特色小吃,并打包了一些带走。
当地售卖有一种特别精美的骆驼骨盒,形制巧妙,画技精湛,加以繁复的浮雕镶嵌工艺,乃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这小盒子的尺寸,正好买回去给三叔放置笔墨。”
谢道韫拿起一张订购清单,刷刷记录道:“再买几个大号的,拿来给大家当剑匣,还要给表姐的玉玺、伯父的琵琶、小宋姐姐的竹笛都定制一个,可以让匠人绘制的时候,把大家的肖像也画上去……”
幼崽谢玄仰着脸,眼巴巴地等了半天。
结果发现阿姐每个人都提到了,就是没提到自己,不禁委屈起来,扯了扯她的衣袖:“那我呢,那我呢!”
谢道韫眸中波光流转,看他一眼,惊讶道:“你一个小孩子要什么骆驼骨盒,难道想拿来装糖果?”
幼崽谢玄:o(tヘto).
嘿呀,更气了!
一旁,同为幼崽的王献之看见小伙伴吃瘪,好心安慰他道:“阿羯,你已经四岁半了,阿元姐姐不给你买,你可以自己买。”
谢玄与王献之,各自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就连排行都一样,一个琅琊王七,一个陈郡谢七,所以关系也比较亲近。
小谢玄觉得很有道理,和小伙伴靠着脑袋,亲密地挨在一起商量:“可是,阿奴,盒子好贵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