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少年羊侃年方及冠,就在这里当兖州刺史,掌管十万精兵。

尔朱荣和元子攸二人,争先恐后地表达了拉拢之意:朕/孤给你封国公,食邑五千,开府仪同三司,你千万别被对面忽悠了去!

羊侃虽然年纪小,看事情却很犀利。

他淡笑不语,将两封信递给自己的小爷爷羊规:“这两方并不想要我真心投效,都指望我当个骑墙派呢。”

羊规捏着信,却没有立即阅读,而是郁闷地瞅着他道:“侃侃,你看见我怎么一点都不惊讶吖?沈约看见沈林子都哭了,你连表情都没变一下,呜呜呜呜呜。”

羊侃:“……”

爷爷,你可真是我的亲爷爷。

倘若你在海上漂流的时候,少逗弄我两句,那我应该还是挺感动的。

这段时间以来,吃瓜观众最热衷于做的事,就是统计羊规每天到底要对着镜头念叨多少遍「侃侃」。

甚至还为此开了赌局,好事者一拥而上,赚得盆满钵满。

受害人羊侃:“…….”

而我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幸好,还有个李靖比他还要惨。

老舅韩擒虎每日勤勤恳恳,雷打不动在评论区发送小外甥的沙雕照片,龇牙咧嘴,横七竖八,现已成为观众最下饭的保留节目之一。

羊规一顿,尴尬地笑道:“好像我确实话说得有点多,哈哈哈哈哈……”

“吃菜,吃菜”,他连忙给羊侃夹菜,热情地堆了一整碗,甚至都冒尖了。

他撑着下颌在一旁看着,是越看越喜欢。

瞧这瑰玮姿容,眉间英气,从容不迫的气度,温淳端正的风范,一看便有大将之风,是我老羊家的好孩子!

他们这一脉,和西晋开国元勋羊祜是同宗。

审美不同于谢家的仪容秀美,芝兰玉树,最欣赏的,是羊祜那般缓带轻裘、指挥若定的儒将画风,文能倚马千言,武能大破敌阵。

羊侃简直如同尺子量出来的,完美符合这个标准,就算羊祜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羊规自己还是个少年,一向飞扬跳脱。

不料往自家孙子面前一坐,却是难得的安分,甚至头一回做到了「食不言,寝不语」,半天没说一个字。

半晌,二人用完膳,羊侃轻声问道:“爷爷有心事?”

羊规立马掏出了《梁书》,往他面前一摊,大声抱怨道:“侃侃,梁武帝这晦气东西,对你太过刻薄,我看了都来气!你真的不应该去南朝!”

羊侃在刚看到自己传记的时候,确实消沉了好一阵。

但他毕竟心性豁达,到这时已看开了些,反倒劝起了自家爷爷:“您不必担忧,这些事未来都不会发生了。”

“可是,这世上有许多个时空的你,已经受过了这样的苦”,羊规接受无能,一下子大叫了出来。

“你从位高权重的国公,变成郁郁不得志的江东文士,最后还死得那般凄惨,你叫我怎么能不心痛!”

“我、我……”

他支吾了一会,忽然捂住脸,轻声啜泣道:“我有时,都忍不住怨恨书里的那个自己,为何要对你说那些必定回归南朝的话,害了你的一生。”

一片寂静中,他感觉到有一只手拽开他的手,轻柔而不失坚决,擦了擦他坠落的眼泪。

“爷爷,这并不是您的错”,羊侃轻声说。

他的眸光清澈如秋水,仿佛有许多情绪在深深地翻涌。

“我想,历史上的我,即便走到了命运的最后时刻,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为您南下,而是甘之如饴的。”

羊规抬眸,惊讶地望着他。

少年坐在他对面,回忆着往事,轻轻一叹:“因为我曾见过您滞留异乡、郁郁寡欢的模样,每登高望远,向南怅望,中夜难眠,经久叹息——”

“在我遇见您之前,您的人生缺憾我无能为力;可是,当我有能力挺身而出,为您一战的时候,我便不能再对此视而不见。”

最后,他说:“我只是想接您回家,不必再青冢孤坟,飘零荒外。”

历史上的那个他,余生都在做这一件事。

从南下归梁,到力图北伐恢复,辗转千万里,只此一念,便足可支撑一个人九死而未悔。

”你……“

羊规只说了一个字,泪水便如雨般划落。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

他何德何能得到这一份毫无瑕疵的真情呢。

为何世上美好的人和事,都彩云易散琉璃脆,天意竟不肯成全少年将军山河万里的征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