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在风雨飘摇中登基,四周尽是虎狼环伺。
拿着最烂的牌,却尽了最大的努力绝地反击,勤勉政事,审理冤狱,俭约治国,为百姓请命。
他如果生在元恪的位置,给孝文帝接班,北魏或许还真能往江南再扩一扩,然而,他偏偏生在了魏末。
魏末诸帝,无一是庸主。
就连经常被嘲笑的“陛下何故谋反”的主角元善见,也是史书认证的文武双全天子,“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可惜,时局如此,积重难返,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有用的。
如今一切被曝光,尔朱荣和孝庄帝定然都在暗地里憋个大招,就等着图穷匕见。
两方当中注定只能活一个。
而且,如今羊侃也羁留在北方境内,还没有南归。
这一年,羊侃二十三岁,刚刚因为灭羌的战绩而封侯。
万朝观众对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之前介绍辛弃疾的时候,大家都看过《梁书.羊侃传》,知道这是一个镜像版本的辛弃疾。
同样武艺高强,羊侃能在马上拉开六石弓(七百二十斤),徒步飞檐直上数十米,甚至以两万破除高欢和慕容绍宗的二十万大军。
同样擅长文学,羊侃精通诗词歌赋,乐器更是诸般皆善,创作的《采莲》、《棹歌》二曲,江左传唱,人尽皆知。
也同样命途凄惨,壮志难酬。
羊侃在北方位列国公,到了南方虽然很得梁武帝爱护,却不愿给他兵权,也不支持他北伐,就连在侯景之乱中都不肯派他出战。
直到最后的台城之围,他才最后一次拿起了刀锋,战死沙场。
如今,辛弃疾已经被捞回来了,羊侃又是羊规的孙子,也算北府嫡系,刘宋帝国的众人当然要准备捞他。
沈约问:“爷爷,您们打算怎么做?”
沈林子看了他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休文,倘若你不在,陛下是打算直接出兵扶持羊侃自立,与梁朝争雄的。”
但沈约毕竟是大梁的开国元勋,又是他的后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难分厚薄,北府还真不好偏帮哪一方。
好在,梁武帝到目前为止,还是明君状态,帝王生涯发挥得很不错,江东地区一片清平景象,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沈林子沉声道:“羊规已经去看望羊侃了,他将留在北方,伺机而动。”
什么是伺机而动?
一言以蔽之,就是作为第三方独立势力存在。
趁北边孝庄帝和尔朱荣打得正激烈的时候,时刻准备来一招偷家,占据土地,扩充实力。
对面两方也不敢轻易动他,甚至还要拉拢他。
因为刘宋帝国有传送门,随时可以抵达,这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威慑。
众人生怕哪天惹毛了刘裕,北府兵不由分说,扛着火器跨位面一炮轰过来。
未来如果梁武帝表现还行,羊侃就带着部下,率土归藩。
如果不行……对不起,这个位面就由我们刘宋帝国接管了。
沈约:意料之中.jpg
行吧,这种强盗作风非常北府。
一旁,萧统听着自己的老师和沈林子讨论如何对付他爹,简直如坐针毡。
不料,沈林子目光一扫,忽然将话锋对准了他:“休文,我观昭明太子英睿夙成,粹然无疵,有圣主之姿,又是你的弟子。”
“倘若未来梁武帝再度头脑发昏,你及时传个消息给我们,出兵把他废了,扶立太子上位。”
沈约赞同地点点头:“爷爷高见。”
虽然萧阿练现在看起来确实是吸取了教训,一心当圣明天子,但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留个后手很有必要。
他看着日后英年早逝的小弟子,神色温柔,充满了怜惜之意:“别怕,为师会保护好你的,绝不至让悲剧重演。”
萧统:???
虽然他很爱他的老师,但是……
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来自你?!
……
就在这一日。
来自北魏孝庄帝的诏书,以及天柱大将军府的文书,同时抵达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