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庄绍光看着一脸稚嫩的兄弟俩,笑道:“你们两个小孩回家能顶什么用。舅父和爹爹都说,你们天资好又年幼,回家无人督促,怕是仲永之伤,叮嘱让我留你们在京师学习。”

庄绍耀道:“明年是大比之前,绍弟要参加,我若不参加今年的院试,明年定不能与绍弟一起参考。”

庄绍光与庄绍宗都是年纪轻轻中了举人,尤其是庄绍宗,这让两兄弟对自己怀有信心,再说即便不中,也能多增加一场经验。

庄绍光对此早有对策,道:“你年纪尚小,若真到了参加乡试的火候,我为你捐监生,到时与绍弟一起参加乡试。”

庄绍耀虽然对此事之前有所耳闻,但现在听到大哥这么肯定,怏怏道:“那……我听大哥的。”

庄绍耀被说服了,庄绍光看向沈绍祖问:“绍弟,你还有什么疑惑?”

沈绍祖能有什么疑惑?最有力的借口都被庄绍光解决了。

“我也听大哥的。”

于是,两兄弟又留在京师勤勤恳恳地学习,本以为能安安稳稳地学到明年秋闱前,谁知今年初夏,庄绍光被调到南京担任刑部侍郎。

自从永乐迁都京师,南京就成为官员养老的地方。庄绍光从手握权力的科道官员调任南京刑部侍郎,实乃是贬谪。

消息传到家中,众人皆震惊。

同僚有人悄悄和庄绍光说了缘由。原来,当今问别人对庄绍光的看法,那人说:“庄绍光言辞激烈,欲以谏陛下以扬名。”

当今不悦,他本认为庄绍光是忠诚为国之人,没想到却是沽名钓誉之徒,于是将人从给事中调到南京担任刑部侍郎闲置。

庄绍宗等人脸上露出不忿,道:“大哥,你要不上书一封自辩?你一片忠心,天地共鉴,若是圣上明白,一定会收回成命。”

庄绍光一脸凝重,缓缓摇头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即刻收拾行囊,前往南京。”

说完,他看向妻子,道:“弟妇将要产子,他们年轻没轻重,夫人你留在京师照看他们。待我在南京安定下来,再做打算。”

苏蕙仙点头道:“你放心去吧,家中事情都交给我,勿要担心。”

庄绍光叮嘱完妻子,又嘱咐二弟,道:“你年轻气盛,不要与人徒生口角,凡是多思多想少言。我离开后,你更要小心谨慎。”

庄绍宗连忙应了,道:“是,大哥。”

庄绍光又指着弟弟们,道:“我走之后,他们的学业就要靠你监督,往日我如何监督你,你就如何监督他们,勿要使他们懈怠。”

庄绍耀和沈绍祖在大哥临行前十分不舍,闻言便道:“我们才不会懈怠,我二人要为侄子和侄女做榜样呢。”

“如此甚好。”庄绍光道。

嘱咐完家事,庄绍光就与苏蕙仙回到院中。苏蕙仙面露不舍,道:“夫君,真不能上书皇帝留下吗?去了南京,万一回不来,夫君的抱负岂不是不能实现?”

庄绍光微笑道:“不会的,我一定会回来的,二弟还在朝中,我还有师长同年在。但这次我必须离开,不然……”

不然惹恼了陛下,只怕将来再也无法取信陛下。

“福祸相依,未必不是好事。”未来他若能回来,必然为陛下所信重。

苏蕙仙一边打理行囊,一边叹气道:“我且信你。”

庄绍光次日就带着两个长随,雇了两辆车前往南京,一刻没有停留,也没自己上书或者让同年上书为自己辩解。

大哥初离开,众人都不太适应。往日外面的事情都是庄绍光顶上,庄绍宗猛然接受,一时间有些不太适应。

阿宝快要临盆,苏蕙仙日日守着她安慰她,请了接生婆在家候着,还请郎中过来每日诊脉。

阿宝感动不已,道:“大嫂待我如亲姊妹,我真不知要如何感谢你。”

苏蕙仙笑道:“咱们是一家人,夫君赶赴南京,二弟就接手平儿的教育,说什么感谢的见外话。”

阿宝闻言笑起来:“是我说错话了。”

苏蕙仙道:“你且放宽心,万事有我。”阿宝点头。

没过几日,阿宝平安产下一子。这对于庄家而言是庄绍光离开后,难得的喜事。

苏蕙仙办了一场较为盛大的满月酒,邀请交好的夫人小姐以及丈夫二弟的同年同僚过来吃酒。

庄绍耀叔侄围在摇篮前,看着软绵绵的小婴儿,喜道:“咱家以后一定会子嗣繁茂,越来越兴旺的。”

庄绍耀问一旁的二嫂,道:“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