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那你明天要比我早起。”

“哼。”

累极的两人斗了一回嘴,慢慢睡着了。

庄绍光并不是那等给小孩请来老师,就撒手不管的人。他只要回来,就考较两人功课,这让庄绍耀和沈绍祖颇为头大。

“哎,为什么看书还要写札记?我就看个书,放松一下,问我什么想法,我觉得挺好啊,没什么想法。”庄绍耀休沐日在书房里念念叨叨,摇着空空的脑袋。

沈绍祖的眼睛没有离开书本,回道:“札记随便写就行,史书上那么典故,随便写一个就行。可是大哥为什么还要我们在看书时找出书本上的讹误啊?”

“我就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我要能找出错误,早成圣人大家了。”沈绍祖语气急促,有些抓狂。

庄绍耀反而稍微平静一些,安慰弟弟道:“淡定淡定,前人书本讹误很多,有衍文,有刻错,有传误……”

沈绍祖发出嘶吼:“为什么那些刻书的人不认真一些啊?”

庄绍耀嗤笑:“想什么呢?刻书的又不都是大学者,多是商人,即便是大儒,也有错的时候。”

沈绍祖唉声叹气,无奈地继续看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句一句地揣摩。

“我现在可明白一句话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庄绍耀道。

沈绍祖赞同道:“可不是?前日大哥拿着一本官刻的书,随手就挑出几个错误,直接把我吓了一跳。没想到,官刻书还能出错啊!”

庄绍耀摇头晃脑接了句:“都都平丈我,郁郁乎人哉。”沈绍祖噗嗤笑出声。

“别作怪,耽误我读书。”沈绍祖笑完,朝庄绍耀扔了个废纸团。

兄弟俩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庄绍光一路从小镇摸打滚爬来到京师,看到同僚各个身负才艺,而自己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不免自惭。

他自己为官之余,一直临书贴。如今两个小弟如同一张白纸懵懵懂懂地来到身边,他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塞给他们,把他们培养出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公子。

庄绍光只是严厉而非严苛,他甚至注重劳逸结合,每月还给两位弟弟放假一天。

“就一天啊,比咱们家仆*人的假期还少。”庄绍耀撇嘴。

沈绍祖与庄绍耀在外面闲逛,匪祸散去,京师又恢复往日的平和与繁荣。

苏蕙仙看着每月上涨的米粮支出,忍不住扶额,粮价又上涨了。

如今家中人口众多,每月口粮都是一笔大支出,还有塾师束脩,再加上人情往来,每个月至少要花费五六十两银子。

然而,家中的收入只有庄绍光的月俸。苏蕙仙之前在京师时,利用自己的嫁妆生息,但现在她准备用这笔前在南边买宅院,因而现在内囊空虚。

难道要举债?

苏蕙仙盯着账册,忧愁无比,每一笔支出都是精打细算,根本无法削减。

京师居大不易。

苏蕙仙正愁闷,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人未到,笑声先至。

“大嫂,你看看,有喜欢的吗?”阿宝招呼丫鬟将从街上买来的几匹布放到桌子上,道:“这是时兴的花色,可不便宜。”

“大嫂,你挑两匹做衣服。”阿宝大方道。

苏蕙仙让她坐下,道:“我有衣服穿,这些布给我都浪费了。”

阿宝大手一挥道:“都有都有,家里的人都有。”

说罢,她还凑到苏蕙仙耳边说:“大嫂,你挑完,剩下的给他们。”

苏蕙仙笑起来:“男女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男子多以青蓝稳重之色为主。”

阿宝兴致勃勃道:“江南现在流行男穿女衣,京师铺子里好颜色的绸缎供不应求,这还是我抢来的。”

苏蕙仙闻言,再去看桌上的布匹,发现多是粉白、湖蓝、青碧、雪青、绛紫、月白等色。

“大嫂,你气质清雅,这些颜色都衬你。你先选,咱们是一人两匹,其他人是一人一匹。”

阿宝将布料推到苏蕙仙身前,热情推荐道:“雪青的不错,湖蓝的也好,绛紫的颜色俏。”

苏蕙仙抵不过阿宝的热情,选了湖蓝和粉白的料子,然后笑着对她道:“你买这些花了多少钱,我补给你。”

阿宝笑起来,挥手让丫鬟离开,又从腰间取下一个荷包,道:“我虽鲁钝,但也给家里算过一笔账。这是我给公中的,不能让大嫂拿自己的嫁妆补贴我们吃穿。”

苏蕙仙一愣,抬头看见阿宝笑吟吟的脸,心中一暖,然后摇摇头道:“阿宝,我是大嫂。家中的事情,由我和你大哥在,你们不用操心。”

阿宝道:“大哥曾说他不薄兄弟厚妻子,难道我们小的,就安心享受大哥的照顾?”

“庄家什么情况,我与大嫂心知肚明。大嫂,你就不要推辞,收下吧。”

苏蕙仙犹豫不决,如今家中确实缺钱,但是她拿了弟妹的嫁资也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