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这便说的是建德帝,被部下黄袍加身,从前朝殿前都点检一跃而成开国皇帝的事。
众人听罢,连连点头,面露尊崇之态。
吴王赵侃面上笑一声,心道:一条破鲤鱼,因为附会上太.祖皇帝,也卖得举国皆知了,不过是商人的计谋。
众人人云亦云,争相食之,可见民智未开、蚩蚩自愚。
他笑道:好了,菜也介绍了,渊源也说了,良辰美景,怎可辜负,啪.啪拍了两下手,高声传令道,奏乐!开宴!
一时间,盛装的歌伎、舞女莲步轻移,从帘后出来。
厅中环佩声叮铃、琵琶曲错落,舞姿曼妙、乐音大盛。
更有无数妓.女坐在郎君们身侧。有的奉酒,有的夹菜,有的剥葡萄。
还有的,俯下身子,特意勾勒出傲人曲线,挑动着男人们的兴趣。
吴王喝了半晌酒,睁着一双迷蒙的眼,吃了一口妓.女奉上来的糖醋软溜鱼焙面,岂料立刻就皱起了眉。
这玩意儿口感倒还行,脆中带嫩,酥中有柔,就是这味儿也太甜了。
待到第二筷子再来,他就捏了一把身边娇媚人儿白.嫩.嫩的脸,笑道:本王的乖乖,赏给你了。
那妓.女又惊又喜。
如今战乱,这东京汴梁地道的鱼焙面可难得吃到!
她道了千恩万谢,才慢慢吃了。
吴王倚在榻上,眯着眼睛,欣赏着琵琶声曲,手也一拍一拍的,在扶手上打着节拍。
歇息了半晌,忽的,他眼睛一睁,喝道:噤声!
一时之间,舞罢歌停,众妓.女也放下劝酒的杯盏,闭上了嘴,厅中安静得落针可闻。
外面在吵嚷什么?吴王阴沉着脸说,他分明听见有人在说他的名字,还有什么祸国受辱的。
侍卫只好来报:外面有个读书人,喝多了满口胡吣,小的们已经将他赶走了。
吴王似笑非笑地道:赶走作甚,我赵宋王朝历来看重诗书,既是个读书人,就请进来,一起喝一杯。
片刻之后,一个面白高瘦、着文士打扮的年轻人被押了进来。
他一见厅中奢靡之景,立刻谩骂起来:
敌国来犯,边境危急。尔等身居高位,食民脂、享民膏,却整日醉生梦死、沉耽享乐!你们愧对天下苍生,愧对大宋的千千万万百姓!
他梗着脖子说完,白皙的脸涨得通红。
吴王冷眼看他半晌,瞅一眼他的衣服,嗤笑道:是个举人?
早有人查了他的身份,报了过去。
吴王轻蔑之态越发明显:怪道你狗胆包天,敢在本王面前放肆。想着赚个忠直敢谏的名声,明日御史台召你去做官,对吧?
原来,本朝太.祖皇帝有规定,凡有举人功名者,除了谋逆大罪,其余罪责皆不可判死刑。
便有不少举子像这人一般,剑走偏锋,专门骂皇亲国戚来博名声。
只可惜,这人运气不好,遇到了吴王。
他最恨这等酸腐之人,满口仁义道德,却是百无一用、徒为米虫。
他眯起眼睛,打量了那士子一眼,见他面白无须、颇为文弱,想到一个好主意。
来人,传本王的令,把他送到前线去。不准做文书,必须要上战场,与敌人真刀真枪地干。
地方嘛,你自己挑,兰州、庆州,还是大名府、晋州?去打西夏,还是辽人,都成。
本王倒要看看,你做得出什么经天纬地的事!
那举子一听,登时脸色煞白、浑身乱颤,若非侍卫提着领子,就要扑通跪下了。
吴王见状,更起了轻蔑之心,把一口酒灌下,又好整以暇地等了他片刻,才催促道:怎么样,想好了没?
那文弱书生瑟缩半天,忽的挺起腰杆,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咬牙道:我我愿去晋州!
晋州?
吴王先是一愣,接着笑了一声:
算你有点子骨气。谢世子在晋州御敌,北扼辽国,西抗大夏。你去了,可得好好为国尽忠,方不负你这腔热血!
那书生两股战战,只说不出话来,让两个侍卫提溜着领子走了。
这一段小插曲很快掩盖过去,厅中继续醉生梦死,美酒不断、歌舞不休。
说到晋州,吴王却面有郁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