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玲珑双条七色烧饼宽焦薄脆香香脆脆,好吃不贵!

走一走,看一看,姜蜜水、木瓜饮、五苓大顺散

没租到摊位的粽子小贩,就以扁担挑着两个竹筐。

里面放满五色彩绳扎就的百索粽子,在人群中穿梭叫卖。

粽叶清香混着雄黄酒气,被江风一吹,变作一股热烘烘的浊浪。

游客与小商贩之外,最多的就是各大行的关朴摊,到处都在吆喝:关朴关朴,压中冠军者,得赔购入金百倍!

每个摊子都围着黑压压的一群人,个个怀着一朝暴富的美梦。

虽则岸上热闹,更令人们激动的,还在江面上。

待到比赛开始的鼓声一起,十数艘龙舟昂首破浪,金漆龙头映着日光,闪闪发亮。

桡手们仅着素色单衣,额缠红巾,伴着如雷的鼓点,齐声吼着调子,抡动的双桨激起泼天白浪。

杏花饭馆一群人费力拥到岸边,见此情景,俱是心潮澎湃。

团团、虎子两个激动得双双大叫。郑旺趁机碰了一下王蕙娘的手,见她没有挣脱,就紧紧握着,欣喜得无暇顾及赛事。

江清澜全神贯注着江上,心道:

张择端有《金明池争标图》,极尽北宋端午之热闹,原来亲自来看,才知如何盛况空前!

再说江面上。

竞渡终点立着一高杆,上挂一面金灿灿的锦标。

原本领先的龙舟已逼近目标,一名水手要起立攀援。

岂知,排第二的龙舟上,一名素衣青年斜斜蹿出,猿臂轻舒,竟在舟行未稳之际纵身一跃,三两下攀上高杆。

一时间,江上、岸边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人如灵猫般蹿至杆顶,一把扯下金标,凌空挥舞。

刹那间,鼓乐大作,欢呼如潮。

原来,这正是临安府署今年的别出心裁

将竞渡、争标两种赛事结合在一起,场面更精彩,观众看得更过瘾。

但对参赛者们来说,难度也更大。

江畔的熙春楼上,承平帝与一众后妃、皇子、公主伫立在窗前,关注着赛事。

承平帝见得方才场面,大喜:今年这个赛事办得好,临安府尹在哪儿,有赏!

府尹出列,跪谢一番,承平帝正要问将竞渡、争标合一是谁的主意,却听下方又响起排山倒海的欢呼。

他一看,原是一艘龙舟调转方向,破开白浪,疾速向岸边驶去。

待到了岸边,那名手持锦标的青年,雷奔云谲,一跃而下。人群如被雪亮刀锋劈开,自动让出一条道来。

远远的,只见一条鲜红的额巾宛如猎豹般疾速移动。

承平帝心道:这人是

底下的人离得近,看得更清楚。

那青年着肩宽背阔,薄薄的窄袖劲装下,是偾张的肌肉。

他剑眉斜飞入鬓,眸如点漆,端的是英俊无俦、锐气逼人。所行之处,便引起一阵欢呼。

杏花饭馆一行人也如大家一样,又笑又闹、又蹦又跳,人人脸涨得通红,心里欢喜得几乎要炸裂。

他们身边却有一个小娘子,同样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她踮着脚看了一阵,见那锦标青年似乎往自己越来越近,惊呼一声,忽而软软地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临安府署准备充分,立即有衙役来,将她抬去阴凉处,灌些清凉饮子。

江清澜本来在关注那个晕倒的女娘,却听王蕙娘喃喃道:我怎么觉得,那人像她自来目力过人,百步之外能辨熟人。

江清澜一抬眼,果然见得一道熟悉的身影飘来。

这个疯子,他想干什么!

她登时血气上涌,满脸通红,但此时进也无所去、退也无所往。

眨眼间,谢临川已经来到了她的面前。

千人慨叹,万人瞩目,但此时,全世界都安静了

江面上如雷的鼓声不在,岸边小贩儿的吆喝声不闻,连浪头拍打栏杆的声音也不响了。

他一站定,颇有些孩子气似的,冲着她露齿一笑,将那团金灿灿的、一丝水汽也没有沾上的锦标摊在她面前。

送给你!

他穿着一件窄袖墨色劲装,衣襟里的胸膛猛烈地起伏着,汗如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