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2)

她笑得脸上堆起了褶儿:

哟,来得不巧,耽误娘子们吃饭了。妾姓周,是衙门里的官身媒婆,这厢,是给江娘子道喜来了。

她那一双眼睛在四人身上来来回回地转,鬓边一朵大红花,随着说话声一抖一抖的。

最终,她把眼神停留在江清澜脸上,大红花便也不抖了。

王蕙娘反应最快,搁下筷子,笑了两声:大喜事!大喜事!周姐姐请这方坐!

说罢,她迅速把碗筷一收,又把虎子、团团拎起来,往外面赶:

你们两个泥猴儿,在西湖边玩泥巴,玩得身上脏兮兮的。走走走,去我院子里换。

虎子的卤肘子还没吃完呢,当下把剩下的全部往嘴里一刨,成了个怂里怂气的小油嘴。

团团倒是不馋,只也不肯走,呆呆地盯着她姐姐。

王蕙娘不含糊,一手揪着虎子的耳朵,一手抱着团团,飞快地往外走。

三人不见了影儿,团团那声音还远远传来:婶子,你院子里没我的衣服

这院子里,只剩了江清澜与周媒婆两人。

经历过起初的惊讶后,此时,江清澜已镇定下来了。不就是相亲?事主儿还不在场,有什么好怕的?

她面不改色,微笑着问:娘子为谁而来?

周媒婆脸笑成了朵花儿,心道:此人一点儿也不害臊,果然有两把刷子,无怪乎那小郎君喜欢。

便是高郎君。

一听是高安,不知怎的,江清澜心中松了口气。好歹是那个纯情小少年,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哟,高中生这是动真格的了。

媒婆不觉她脸色变化,细细说道:教妾身看啊,江娘子与高郎君是极为般配的。

高郎君是庐州人,家里是做干货生意的。如今,有三间铺子。

高家人口也简单。高郎君父亲已逝,母亲身体不好,上面有一个阿姐,已经嫁人了。江娘子跟了他,去了就是当家主母,那是享不完的福。

另外一个,高郎君的叔父是梨春园的管事,这江娘子你是知道的。

以后啊,高郎君打算把家里的干货铺子开到临安来,有他叔父的关系,那不是哗哗的银子,直接往兜里装?

江清澜听罢,点头:高郎君家里条件不错、人也和气。

周媒婆一听,自以为媒钱到手了,乐得语调都拔高了:江娘子这是应了?

江清澜眨眨眼,摇摇头:高郎君怕是不知道妾的身世?

周媒婆懵懵然。

让她来提亲的是个小郎君,还没说话脸先羞红了。

他只说江娘子父母双亡,与幼妹一起生活,在府署立了女户。其他的,恐怕他并不清楚。

江清澜也细细道:

妾的父亲犯了事儿,让官家判了流放,父母待罪而死。而妾,之所以还与妹妹留在临安,立了女户,是因为,妾与夫家和离,是单寡之身。

媒婆一丝笑意僵在脸上。

如今,虽说和离妇人再醮不难,但也讲究门当户对。鳏配寡,死了老婆的配二嫁妇。

高郎君好好一个未婚男,还有恁多家财,如何能娶和离之妇?

其实,她一进院子,见江清澜的装束打扮,不似未婚女子,颇有些怀疑。但记起高郎君说她是女户之身,也就释然了。

立女户之人,都打扮得极为朴素,其中,既有未婚者,也有再醮者。

不曾想,江娘子的身世竟然差成这样

周媒婆腾一下站起来:这这我回去再与高郎君商量商量。

这下子,她那胖胖的身子颠颠地往外,跑得比兔子都还快。

送别周媒婆,江清澜去隔壁院子接团团。

不曾想,小家伙居然已经趴着睡着了,亮晶晶的哈喇子顺着嘴角,流到了桌子上。

王蕙娘笑道:这妮子,让我抱过来后就忧心忡忡的,生怕那媒婆把你拐跑了。

我瞧着,方才那面她也没吃多少,就把昨日做的水饭拿出来,配了一碟梅子姜,小家伙才不噘着嘴。吃饱了犯困,这会子就睡着了。

水饭还多着,你要不要也来一碗?

江清澜抬眼看,果然小锅里还有不少水饭,并一碟子黄黄褐褐的梅子姜丝。

所谓水饭,颇似现代的凉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