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叫行业繁荣。

在坐的只有困困是决赛评委,她当然乐于分享:“来自cqi咖啡品质协会,致力于提高咖啡品质和咖啡生产者生活水平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的主审评委说,这支蜜处理的铁皮卡拥有三合一的世界味,有非洲日晒的水果韵,有亚洲印尼曼特宁的丰厚感,以及中南美洲水洗的酸甜震。”

世界之味,何其美妙又让人心神向往的形容。

年轻的咖啡人们跃跃欲试,纷纷道有时间一定要组团去玫瑰庄园参观学习,尝一尝古老铁皮卡的世界之味。

周蒾笑说:“欢迎欢迎。”

环顾一圈热热闹闹的大人那桌,路东祁慨叹:“可惜最大的功臣没有来。”

周蒾何尝不遗憾:“玫瑰3号第一次闯入决赛那年,林老叔来过。当时也是以微弱之差屈居第二,有省台记者和纸媒采访他,他吓得躲进厕所里,以后就再不肯来现场。”

“林老叔原来这么社恐。”路东祁仔细想想也合理,“不愿抛头露面,全身心专注于精品咖啡种植,难怪他能种出两支得奖的豆子。”

桌子中间的铁网烤炉里炭火猩红,周蒾单手托腮盯着看:“你这话对,也不对。”

路东祁放下筷子:“怎么说?”

大人桌那边忽然有人喊“小周蒾”,她迅速应声起身过去。

恋恋不舍目光有如莲藕拉丝儿,路东祁半天收不回扭转的脑袋。

困困“喂”了声:“我可以告诉你‘怎么说’。只愿意听周蒾解释,你也可以等她回来。”

“谁解释

都一样,我等她回来可以聊别的。”路东祁洗耳恭听。

“国内外有不少精品咖啡的包装袋会印上咖农照片。一来是因为精品咖啡贵在源头可溯。越是高品质的咖啡,越会明确标注出它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被谁,怎么栽培出来的。

“二是做品牌就是讲故事,而咖农的辛勤耕作,就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咖啡故事。他们全年无休为消费者严选每一颗咖啡豆,应该被看见,更值得被看见。把咖农的形象做起来,做到深入人心,做成响当当的品牌。品牌价值提升了,咖农的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

困困解释完,路东祁深表认同,年轻的咖啡人们也不住点头。

等周蒾坐回来,路东祁立刻主动请缨:“以后咱玫瑰庄园的咖啡包装要印咖农照片,一定找我。我认识业内最出色的人像摄影师,我请他们来给咖农拍照。”又笑若春风看去在坐的各位,“你们有需要也可以找我,千万别客气。完全免费估计悬,我砍个友情骨折价肯定没问题。”

此话一出,瞬间拉近和咖二代们的距离,路东祁很顺滑地融入其中。

天南海北他都能聊,而且绝不让一句话掉地上。

困困看路东祁像看朵“交际花”,悄悄和周蒾咬耳朵:“我以为他金玉其外,是我刻板印象了,他其实有脑子。”

周蒾也佩服他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赞同地点了点头。

谈笑间有人提议喝酒,响应声随之而起。

路东祁要赶高铁赶飞机回剧组不方便喝,周蒾捧着饮料也说不喝,要开夜车。

云南人酒桌文化很讲道理,喝多喝少随意,不愿喝也不多劝。

路东祁一看时间十二点半,他没深想,笑话起周蒾:“不想喝不喝呗,你的理由忒烂了点。”

周蒾抿口饮料,淡笑不语。

只听困困又在她耳边嫌弃道:“有脑子,但不多。”

路东祁想问她们讲什么悄悄话,身后忽然传来悠扬歌声。

陌生的语言,旋律却耳熟,他很快想起是董六一曾经唱过的佤族民歌。

唱歌的人是阿乐姨。

不同于少年人毫无修饰的大白嗓,阿乐姨的嗓音婉转动听。

她高举酒杯面向天地,放缓了节奏轻轻地唱,像吟游诗人娓娓道来她对咖啡的热爱。

用情之深至真至诚,令所有人感动,投入,沉醉……

2

阿乐姨22岁离异,此后再没有走进婚姻。

长达30年的独身生活,她用一句话概括——与咖啡为伍,与酒作伴。

酒量深不见底,阿乐姨爱喝,能喝,也会喝。

一晚上连喝两顿酒,她控制得张弛有度。庆功宴带有工作属性,重在感谢每一位共襄盛举的参与者,酒是烘托气氛的点缀。和老朋友们难得一聚,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能尽兴,酒是千言万语,酒是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