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2)
路东祁形容不出来,还记着被骂草包的仇,半晌琢磨出几个字:“人五人六的。”
第12章 世界冠军大师课(下)
1
以路东祁对咖啡的浅显认知,他觉得,朱和平大师一定会表演炫酷的拉花技巧。
天才嘛,肯定能拉出复杂度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图案。
结果,路东祁眼巴巴守到最后,压根没有拉花这个环节。前排观众有幸品尝到朱大师的手冲咖啡,个个赞不绝口。用嘴喝的轮不到路东祁,用眼睛看的人人有份,他也没看出大师手法的过人之处。
连朱大师也说:“拿冠军没有诀窍和捷径,只有‘勤加练习’。用咱们中国人的老话说,‘无他,惟手熟尔’。做一杯美味的咖啡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地复制它。练的是肌肉记忆,咖啡是一门手艺,咱们都是手艺人。”
朱大师还说,冲煮咖啡和做任何事一样,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但有需要注意的细节。而后他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他个人的小细节。
比如他更喜欢用白色滤纸,而不是原色滤纸;比如他会提前预热器具,包括温杯;比如他会根据当时当地天气状况,进行变量微调;比如即使只冲一杯咖啡,水壶也一定要七八分满……
细微处见真知,全场再度响起热烈掌声。
紧接着,周蒾宣布:“下面进入自由问答环节。”
一句话像开启静音键,瞬间全场岑寂,落针可闻。
咖农们大多腼腆,冲煮咖啡不在他们领域范围内,他们不敢问,怕问得不专业。
懂行的同样犹犹豫豫,也担心问得不够专业,被内行笑话。
全场属路东祁最业余,无知者无畏,他高举右手:“朱大师,我有问题。”
一鸣惊人,所有人整齐划一调转脑袋,向他行注目礼。
朱和平微笑点头:“好的,请讲。”
演员毕竟是演员,路东祁超松弛,站得高高的,笑容灿烂的:“俗话说众口难调,请问评价一杯咖啡的好坏,有统一标准吗?”
“好问题。”朱和平深入浅出道,“首先我必须强调,风味是一种经验性的感受,因人而异。我们行业内使用标准化的语言,是为了就咖啡本身进行有效的交流。
“接着,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这个标准有位知名艺人常说,‘balance’。酸甜苦咸四种味道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有机结合,达到风味平衡,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杯美味的咖啡。”
路东祁思索着,余光似有若无地掠过周蒾,继续问:“有人认为,蓝山咖啡因为口感太过平衡,没有独特突出的风味,所以没落了,朱大师你怎么看?”
朱和平:“大众喜好的不断变化是正常现象。拥有绝妙平衡感的蓝山,当然是好咖啡。一杯好咖啡,我们没有必要追求一致的享受,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欣赏它,品味它。”
“能举个例子吗?”有人问。
“好的。”朱和平环视全场,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周蒾身上,小声说句希望没有冒犯到你,然后对大家说,“以我身旁美丽的周蒾小姐举例,只谈外表,我欣赏她健康的肤色和身材。”
有意为之似的,他又问向远处的路东祁:“你呢哥们儿?欣赏她什么?”
路东祁没回答,有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先开口:“我认同,就是那种月经规律的美感。”
周围的年轻人听听笑笑,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比起都市男女的自由开放,混坐在其间的咖农难免要保守些,表情略显惊讶和尴尬。
女性生理期不是禁忌话题,但这时候谈不合时宜,也跑题了。
周蒾站出来,主动拉回正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2
路东祁的首当其冲开了个好头,陆陆续续有人举手提问。大家畅所欲言问题五花八门,朱和平总能轻松应对,言语诙谐。
问来问去离不开咖啡二字,路东祁兴趣不大,仗着地理位置的优势,正大光明地盯着周蒾看。
站那儿一动不动像一棵笔直的松树。看似专注投入,其实路东祁发现了,她时不时会不动声色地四处瞄瞄,像在寻找什么。几次和路东祁目光相撞,她并不闪躲,嫌他碍事似的快速忽略,寻望去更远的地方。
周蒾不躲,路东祁也不躲,继续大大方方注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