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照片发送出去,高宗源很快打来电话:“兄弟,我真的是直男。”

“我知道啊,你是弯的我还不爱搭理你呢。”路东祁浑然未觉对方的无奈。

“天天发微信,我以为你在追我。”高宗源哭笑不得。

”我不是追你,是催你。”感觉旁边有人经过,路东祁侧过身,“你对周蒾有好感,应该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吧。”

高宗源:“兄弟,你会不会管得太宽了?”

“是吗?身为你们的朋友关心你们的进展,我以为很正常。”路东祁装傻。

说着话不经意回头,刚才经过的人是位老人家。

身上背着个大竹篓,手里拄根木棍。背篓里叠放着两个鼓鼓囊囊的麻布袋,上面那袋沉甸甸摞在老人家干瘦的双肩。为保持平衡,老人家深弯着腰几乎与地面平行,举步维艰走得格外慢。

高宗源回了什么路东祁没听清,匆匆道再见收线,他三两步追上去。

“奶奶,你是去玫瑰庄园吧,我和你同路,来来来,我帮你背。”为能和老人家对视,干脆蹲下来说话,嗓门也拔高了好几度。

老奶奶不累不喘,闻声停下脚步双手撑住木棍,稍抬脸,细细端详起路东祁。

逐渐产生怀疑:“重得很,你各背得动?”

“瞧您说的。”路东祁佯装不满,“您能背得动,我一年轻大小伙怎么可能背不动。”

他背不动。

扎马步双手勒紧背带,路东祁使出吃奶的力气头发丝都在用力,背篓依然稳稳站在地上纹丝不动。

反反复复几次后,老人家差点拿棍子削他:“算喽算喽,你莫耽误我时间。”

路东祁较上劲似的,憋到脸红脖子粗硬扛起一袋,“奶奶,走!背不动全部,我还不信我背不动一半!”

老人家莫可奈何,把木棍递给他,重新背起减重的背篓。

“小伙子,外地人嘎?”

路东祁吃力点头:“嗯,北京人。”

夕阳落尽暮色渐起,老人家走两步停两步,回头望望叹口气,继续往前走。

豆大的汗珠滴进泥土,路东祁人落在后面,声音不能落,远远喊声奶奶。

故作轻松聊闲天似的:“袋子里装的是咖啡果吧。送到庄园您再回家天都黑了,这路上又没个灯,您可要千万小心。以后天晚了就别来了,第二天再送也一样。”

老人家心说,要不是你帮忙,我早送到了。

“你小点声

,我耳朵不背。”她停下来等他,“你不懂。鲜果娇气不能隔夜,摆久了容易坏。”

路东祁确实不懂。

这几天不断有咖农进进出出,往庄园的加工厂里送鲜果,加工厂昼夜灯火通明,他半点不好奇。

如果不是逞能帮老人家扛大包,他也不会走进这里。

听董六一熟络喊她满婆婆,路东祁一打听才知道,这位瘦弱矮小的满婆婆是个能人,承包下庄园两亩咖啡田,地里农活全凭她一肩挑。

论力气,只能说,路东祁自不量力造次了。

满婆婆走后,他靠坐在水槽边喘粗气,揉着肩膀问向董六一:“这么大年纪还要务农,满婆婆家里没别人吗?”

将新鲜送达的咖啡果全部倒入水槽,董六一得空道:“儿子儿媳出克打工啰,家里只有个孙子。”

路东祁回头,满池的果子鲜红欲滴,不由赞叹:“真好看,长得像樱桃。”

“嗯,鲜果也叫咖啡樱桃。”董六一抄起长杆网兜,轻轻打捞出浮于水面的果子,“烂果,坏果和不成熟的青果不沉底,沉底的都是成熟的全红果。”

路东祁不想听他授课,绕回之前的话题:“麻婆婆孙子还小吧?”

“比我大几岁,可能二十二三。”答完这头,董六一又忍不住说起自己那头,“青果不能丢,可以当商业豆卖,全红果才能制作成精品豆。”

路东祁只知道mm豆,他当没听见:“二十出头……在外地读大学?”

“和我一样,初中读完就某念书啰。前几年在昆明打工,现在在孟多镇上。”董六一讲到这儿,网兜往水里一打水花四溅,他垮下脸对向路东祁,“哥哥,你问嫩个多整哪样,没看见我在忙嘎?”

路东祁不明白他生的哪门子气,望望天色,他好心道:“忙一天了,明天再干吧。”

“你不懂。”董六一重新举起网兜继续干,“采收到加工间隔时间最多五到六小时,不然会影响豆子呢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