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自从上次安相的人找过他,历数他的家谱种种,让孙智胜惊觉被监视!

他一个不入流小官的祖辈几代都被查得清清楚楚,还有什么是相爷不知道的。

孟九思

的目光带着鄙夷:“陈大人真是交友不慎啊。”她转身欲走,孙智胜顿时急火攻心:“站住!”

他快速绕到孟九思面前,压低声音道:“你进屋,我有话跟你说。”

.

一觉醒来,已是午后,陈均绎补了个好眠。金色阳光照在身上,温暖柔和,他起身倒了杯凉茶,挪步到书案前写字。

几张铺开的纸映入眼帘,陈均绎脸色大变!

“谭头!”陈均绎拿起写满字的纸呼喊船夫,谭头进来比比划划解释前几日那个姑娘来过,可能是她留下的字条云云。

孟姑娘?陈均绎脑中仿佛划过什么,赶紧吩咐谭头靠岸,抓起那张纸匆匆赶回白马巷。

陈府书房中有一个镶金嵌玉的匣子,专门存放一些重要信件。他去灵州寻觅蒋太医后,也派人南下寻过周太医,下属从周家翻出来一封蒋太医邀他相见的信。

陈均绎把那封信与太医院的旧志做过对比,发现并不是蒋太医的字迹。会是谁写给周太医,又是谁出现在两人死亡的现场呢?

现在,他两手中拿着的两张纸,上面字迹一模一样。

孟姑娘。

陈均绎心中翻着惊涛骇浪。

她为何寻找当年的两位太医?难道出现在灵州山间小屋的第三人是她?

一瞬间,陈均绎倏然抬起头,串联起许多被他忽略的细节,心中有个荒唐的猜想。

他在灵州找上玄之道长师徒,难道并非偶然?他们也是去找蒋太医的?孟玄之任职过钦天监,还认识王贞娘,王贞娘将朝云公主抱出宫,孟玄之离开京城……

陈均绎快速起身奔向甬道,避光阴凉的甬道给他燥热的情绪降了降温。

小院子的摇椅上空空荡荡,师徒三人都不在。对了,谢五说十安带人去了青州。那孟姑娘呢?她去了哪里?

陈均绎坐在摇椅上,手指不住扣着扶手。

过不多久,他吩咐乘风牵马,飞驰奔向朝云殿。

烧山观虽然没了,但皇帝的炼丹大业不能停,修建神宫的进程不能耽搁。

玄之道长每日坐阵朝云殿,明面上为皇帝祈福,实则监工时按照太子的要求把朝云殿打造成京城的制高点,成为航船进入江口时候的准望。

这会儿阳光暖洋洋,玄之道长正和贞娘在殿外的台阶处说话,远远看见陈均绎策马而来。两人诧异地对视一眼,随后走下台阶相迎。

“玄之道长!”陈均绎下马后快步奔上台阶,四下望去,见侍卫和做工的人离得甚远,于是压低声音道:“孟九思…是什么人?”

这句话好似一道晴天惊雷,劈得玄之道长心头发慌,怔怔地看着陈均绎。

“小九?”贞娘满面错愕,看向两人:“小九是玄之的徒弟啊。”

陈均绎直视玄之道长,说得郑重无比:“她为什么要给周太医写信?她为什么要找当年的太医?她究竟是谁?”

玄之道长嗓子发涩,支支吾吾:“查…当年?当时…为了…找贞娘…”

他快速在心中权衡,要不要此刻说出真相,以及说出真相会不会威胁到小九。

“孟九思今年多大?是否与太子同岁?”许多线索在陈均绎心头闪过,结合玄之道长慌乱的反应,被他一一串起,指向唯一一种可能。

“王贞娘,”陈均绎忽又转头对着贞娘:“你当年抱走公主可是去见玄之道长?”

此言一出,毫无防备的贞娘惊叫道:“你怎知……”

下一刻,她慌乱闭嘴,不安且震惊地看向孟玄之。

面对两道打探的目光,玄之道长浑身一滞,闭上眼叹了口气,这个秘密放置心底太久,每次面见皇后,都忍不住试探其对公主的怀念。罢了,虽然小九不信任宫里人,但事已至此,陈大人有所怀疑且言之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