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2)

不如一试。

“贞娘,对不住,我骗了你。那晚你走后,婴孩又活了。”

第44章 ☆、44:铤而走险

“……大火烧了一晚上,此案没有交由三法司,而是直接交给李大将军负责。不过,我想法子偷偷混进去过,那二十几位姑娘尸身完整,应该是被烟熏死的。”孙智胜满脸心痛:“谁家的姑娘啊,都十来岁的样子……”

“这几年拐买人口猖獗,但民不举官不究啊是不是,没人报官啊,穷苦人家的女娃不见,随便塞些银子便罢了,而一些显贵人家丢了女娃,为了家族名声也不会报官,私下能找回最好,找不回便道染了恶疾,空棺下葬,不了了之。”

“家人都不追究,让官府怎么查?是不是?”孙智胜无奈道:“再说偷尸体焚烧的事,好不容易抓到长生殿的两个人,居然在大理寺监牢里畏罪自尽了!呵呵,连大理寺都被掺了人,你说朝廷这上上下下的……是不是?”

孙智胜很早就发现盗尸一事,在马大人不明示的情况下暗自调查,没少吃苦。

后来陈均绎和孟九思找上门,他愈发觉得自己调查方向正确。结果,好不容易抓住两名证人,前脚刚投入监牢,后脚人便没了,多少令他生出一些心灰意冷的无力感。

不是不查,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拼了命找出来的东西,转眼就能灰飞烟灭!

这,这显得其中的努力毫无意义。

孟九思跟着连连叹气:“可不是嘛,连自诩正义的孙司直都能被收买,利用友情偷走关键证人,那烧山观的罪恶还怎么查下去,如何大白于天下?”

孙智胜脸色很难看,指着孟九思字字重音道:“在下没有被收买!章益阳罄竹难书,他的死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我把他抓回大理寺,他同样会死在监牢。”

说完,他转过头看向窗外,肚里泛酸。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到底为了父亲的

坟能够迁回家族,劫走章益阳,交给胡总管。

愧疚比他以为的,来得更猛烈。那晚少恒上门找来时,孙智胜便后悔了。

他居然为了一己私欲利用朋友、罔顾法度。罔顾法度的事还好,以往他也做过,但背刺朋友的感觉仿佛身体上恶化的伤口,一日痛比一日。

宁肯为真心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不要为违心付出悲惨的愧疚。

“告诉少恒,我不会再让他失望,烧山观的案子哪怕三法司不查,在下也会暗中去查。”孙智胜嘴巴发苦,以为孟九思今日前来是受到陈均绎的吩咐。

孟九思也不解释,勉为其难地挤出一个笑:“这次,我相信孙司直。烧山观虽然没了,但里面的亡魂不能白死,总要有人为他们昭雪。”

“还有,对方有弩箭,你小心一些。”

孙智胜一僵,弩箭不可以出现在军队以外的地方,囤积弩箭是同造反。

夏日的阳光充满生机,照亮了街巷的每一处角落。孟九思和两名护卫离开景福坊来到大街上,迎面撞见一身玄色劲装的李硯。

他黑发束起,眉眼冷冽,整个人迎着阳光,如同一把劈开光影的利刃。

孟九思勒住缰绳,居高临下静神注视他良久。

李硯也在看她,看她脖颈处浅淡的伤口,看她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目光。他似乎情愿叫她看透,觉得那目光能斩断自己心底的纠结。

半晌,孟九思才缓缓开口:“小将军是来找我的?”今日出白马巷,便发觉有人盯上他们,对于李硯能找到自己,她一点也不奇怪。

李硯眸光暗闪:“我有事情找你,想必你也会感兴趣。”

孟九思想看清他的眼睛,逆光,猜不透这种神情。于是伸手指了指路边一茶馆,随后下马跟两名护卫低声说了几句话。

李硯快她一步进入茶馆,双眼扫过几桌喝茶的人,走向最里面靠墙的桌前坐下。孟九思要了壶白茶,并未再点其他茶点。

“你上次被伏击,想知道原因吗?”李硯沉着脸,语速有些快,不等孟九思回话,他马上接着说:“我打算去求证,你去不去?”

他在说谎。

四目相对,孟九思很笃定。

“小将军不生我气?不怪我在陈府破坏了你爹的计划?”

当时要不是她大声叫嚷,李大将军离开时也不会那么狼狈。

现在私下都在传,说李大将军想收买陈家二老爷侵占财产,被识破后恼羞成怒,当场劈了陈二老爷。大理寺官官相护,案件暂时被压了下来。

所以,李家应该痛恨孟九思才对,怎么李硯见面非但没提,反而露出一副关心的姿态?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