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回房间以后,玛丽已经等着拷问辛昕。辛昕将自己记忆完整的部分,全数讲给玛丽,越讲越心惊。说到最后,辛昕气愤地总结陈词,“郑早川真的像个蜘蛛,吐着丝坐在那儿,等着猎物上门。太可怕了,差点被缠住。”

玛丽因辛昕这番言论感到震惊,好半天,她才艰难地说:“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就是喜欢你呢?”

辛昕从不觉得郑早川不喜欢她,但她不认为郑早川会永远喜欢她或只喜欢她,她认为这便是不喜欢。

玛丽被辛昕绕进去,想不明白,直截了当问她:“别说那些有的没的,你喜不喜欢他。”

辛昕几乎未加思索,“喜欢的。”

“那为什么不能和他在一起?”

“不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

辛昕这一次想了挺久,“我和郑早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我要的那种安稳他永远不会给我。同样的,或许我会喜欢他好看的外表,精彩的生活。可如果真的在一起,我会因为他出其不意的行为而感到不安。”

玛丽若有所思,她的世界里,感情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如果是她,或许早在无数个互相试探的时刻,毅然决然选择和对方在一起。

但辛昕却不一样,她说郑早川像蜘蛛,其实她才像蜘蛛。

“你有没有想过,你们这样的人才像蜘蛛呢?表面上,你们人畜无害,专注于自己的事。永远情绪稳定,保持合适的距离。别人一次一次伸出手,努力对你们好,想看看你们露出一点点破绽。但是你们完全没有诚意,稍微感到不安全,就已经预判了别人会伤害你。”

辛昕静静看着玛丽,轻轻帮她擦掉不自觉落下的眼泪。

玛丽微笑着流泪,“多奸诈啊,问你们喜欢不喜欢,永远只能得到合适不合适。你们要别人把心剖出来,拿出所有底牌,别人稍微一犹豫,你们便判他们死刑。”

他们聊得是辛昕的事,可玛丽说的却分明是她和韩沧海。

辛昕想起郑早川,同样的游刃有余,同样的不顾后果,同样的游走在不同的异性之间,挥洒着自己的魅力。

她或许看到过郑早川的真心,她也并非没有意乱情迷的刹那。但她却始终疑心,那种满怀雀跃的、小狗一样炽热的眼神,是不是也同样给过别人。然后在别人一头栽进去的时候,那双眼睛恢复了冷静,看向了更大的世界。

在这个刹那,辛昕既因为玛丽感情的失利而感到难过,也越过了层层的欲说还休,理解了韩沧海的感觉。

不是不爱,是不敢爱。就像两条平行线,他们能够被对方吸引,却无法理解对方。

玛丽,原名赵柠嫣。她嫌这个名字拗口,取了大众的英文名。

在很多人别出心裁想取个特殊的名字或做些特别的事,才能获得关注的时候。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她叫玛丽,从此,全公司范围内,所有人提到“玛丽”便只能想到她。

标志性的长卷发,风情万种的笑意,洒脱明丽的性格。她的存在,已经是标签。

韩沧海可能并不是不爱,只是因为在无可救药被吸引的同时,觉得自己会失去她。

玛丽说:“我会再去问一遍,这一次,如果他说绝对不会和我在一起。我就放弃。”说着,她劝说辛昕,“如果你错过郑早川,或许你也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人了。就像韩沧海如果错过我,他不会在遇到一个人如此喜欢他。”

第21章 ☆、待价而沽

很不幸,时隔若干年再次经历相亲,辛昕觉得自己的痛苦感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呈指数级增加。

在得知玛丽偶遇了韩沧海以后,她觉得很巧合,毕竟她也偶遇了郑早川。在一个活动上碰到两个熟人,这也确实太巧了些。

然而第二天,青天白日之下,她才发现,倒也并非全是巧合,而是这场相亲活动压根就没出圈。

此次相亲活动是当地一些招商引资企业和纳税大户赞助的,市团委邀请广大金融企业、医院、高校单身青年参加,收缴的费用和慈善募捐筹的款项,都是为失学女童募集的资金。

别说扩大交友圈,辛昕随便扫视一眼,觉得在场的这些人,甚至根本没出金融圈。

如果说有什么收获,辛昕只希望能为失学女童尽一份微薄之力了。

第二天的活动毫无新意,大体流程就是众多男女通过三分钟快速约会的方式,选定自己的心动男女嘉宾,一起完成一个陶艺项目。

估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到了这个既显得有文化、又显得非常风雅,还能有一定互动性的活动。

辛昕百无聊赖,放眼望去,差点以为在监管部门开会或是在参加什么金融峰会,清一色的熟面孔。

以前搞这种活动的时候,辛昕一度感到非常纳闷,为什么相亲的行业那么的集中,不是金融,就是医生,不然就是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