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现在她已经完全明白,因为这些行业,都难以有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对象。且在这些行业,都会存在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调问题。

如果说某一些工作,男女之间容易滋生爱意。

那么某一些工作,男女之间最容易滋生的是恨意。

快速相亲的第五个人的时候,辛昕已经习惯了对方客气地伸手说:“辛总,你好。我是a银行的,咱们上次开会见过。”

对于同行,大家都心照不宣,在这三分钟里迅速聊会业务。寒暄完后不失礼貌的让对方成为自己朋友圈那个互相推销金融产品的人。

忙碌的工作和无比内卷的营销压力,足以让所有旖旎情思化为泡影。

当初辛昕刚刚工作,也收到过许多同行男孩子抛来的橄榄枝。

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霸道总裁型。希望婚前辛昕保持这份体面的工作,恋爱结婚后等对方发展好了,便辞职洗手煲羹汤,安心做贤内助。

第二类为疑神疑鬼型。先对辛昕的外貌进行充分的肯定,而后表示做金融的女性若有点姿色,多半会与男客户不清不楚,希望她能换个工作,最好考个公务员。

第三类则是不想奋斗型。将辛昕当做一支长势喜人的股票,希望先低价买入手,由辛昕奋斗出一点成绩后,带动整个家庭实现财务自由。

“完了。”这是辛昕近乎绝望的想法。

当年赵锡刚来的时候,就有好事之徒或好心之人告诫她,要把握机会。

男女在婚恋市场上并不一定可匹配,男性可以用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换取经济不那么具有实力的但颇有姿色的美女。

反之,则可能性很小。

彼时辛昕不过二十出头,目之所及的异性尚且有几分青春气。甚至那时候的周亦然,也还能算得上是阳光开朗大男孩。

工作不过十年功夫,绝大部分男性颜值呈坠亡式下滑。尤其是金融行业,因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和过于频繁的应酬,让绝大部分男性堕落成彻彻底底的酒囊饭袋。

但绝大部分的女性,则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坚持,都尚且保存着一份残存的美貌。

辛昕捧着自己保持的不够完美的一点容颜,待价而沽。

对于绝大部分在金融行业的男性,十年如一日保持好身材的,必然不是一般人。能力和金钱,缺一不可。比如赵锡,能在繁忙的工作压迫下,坚持一周四练且几乎不喝酒,也不加餐。自律的程度,几乎令人发指。

这还得是他能力出众,工作效率高于他人多倍的基础上。

更不用说郑早川。他压根都没出现在这个相亲活动上,他是赞助商,辛昕过来的时候,看到他身边美女如云,和一群莺莺燕燕快乐调笑。

这便是郑早川了。

辛昕勉强压下心底那不合时宜的一丝酸涩,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便是郑早川了,将他说的话当真,那才是真完了。”

在诸多猜测辛昕与赵锡以及郑早川关系的传言版本里,她多半是那个努力经营、力求上位,却实在高攀不上别人的角色。

当然,也有多个好心人,好言相劝,“辛昕,别挑了。自己主动点,不管拿下赵锡还是郑早川,你都值了。”

在所有故事里,她的角色都不甚光彩,这意味着,正如别人感觉的那样。在辛昕能够够得着的人中,不论是郑早川还是赵锡,都已经是她的天花板选项。

一个是阴晴不定,性格乖戾,翻脸不认人的大众情人。

一个是极端自持,城府颇深,可能随时出卖你的男狐狸。

即便作为蓝筹股来看,这两个人也风险太大了些。

曾经辛昕也非常骄傲,自认自己并不差。如今在相亲市场的无限压价下,她也不得不承认,大家的揣测和规劝都是对的。

在仿若菜市场一般的相亲市场上,别说她能再遇到郑早川或赵锡这种男人,就是遇到略平头正脸的,说不定也看不上她。

此刻,她对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小胖子。

辛昕聊了两句,发现他和韩沧海一起来的,随即产生了兴趣,“你们韩老师听说挺古板,也会来这种活动?”

小胖子眨巴着自己的小眼睛,露出几分恍然大悟的狡黠,偷偷摸摸说:“你是为韩老师来的?我告诉你,没戏。我怀疑,他是奔着自己的目标来的。”

辛昕一听这话,更感兴趣了,“啊?为什么?”

小胖子看着辛昕,一副同情的表情,“你别想了,韩老师在学校可受欢迎了,年年登顶全校最帅男老师榜首。”

辛昕作惊讶状,“那么受欢迎的韩老师,为什么来参加相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