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作者的话
槐夏
作者
03-10
予夏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学生时代的阴影嘞,下章揭晓。
☆、
第34章 忆影渐近(二)
两人就近坐在石板凳上。
孙木苇的精神看起来比前几天好多了,虽然还是喜欢低着头,但是这次居然会主动和她问好,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孙木苇垂眸回忆了一会儿,回答说:“还可以,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这里有很多比我更严重的哥哥姐姐,他们发病时很痛苦的样子……我不太记得了,周医生,我以前也是那样吗?”
周予夏看着孙木苇思考的模样,顿了一下,组织语言道:“发病过程都很痛苦。”
孙木苇问:“我记得我站在学校天台楼顶,是你救了我。可是我不记得我为什么要在那里了……”
当大脑无法再承受负面情绪,身体会自动触发
防御机制,对痛苦回忆埋藏至潜意识中,以此保护身体。
医学上称之为,选择性遗忘。
周予夏思忖一下,和蔼地解释说:“你的大脑为了保护你暂时封存了记忆,当下对你来说是件好事。”
孙木苇望着地面出神,若有所思地说:“我会不会就这样忘记以前的一切?”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个精神健康的人如果遭受了重大精神创伤也会出现短暂的失忆。
最佳的处理方法是,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
她弯着眉眼看孙木苇,“等你完全康复,拥有足够力量对抗负面情绪,还是会记起来的。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康复了吗?”
他点点头,沉默半响,又问她:“周医生,李可智会不会怪我……怪我没去找他?”
周予夏有些心疼地蹙着眉心,“怎么会,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他会希望你好好活下去。”
“警察说……他们是未成年,判不了多重的罪,那几个学生已经转学了。”
孙木苇因为按时吃药,情绪十分稳定,对这些倒是可以轻描淡写地讲出来。
可周予夏还是忍不住心里沉了几分。
很多时候,现状就是如此无力。
李可智已经去世,孙木苇也差点保不住性命,那几个学生却可以轻易摆脱困境,转学,又可以开始新人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全都被抹去。
受害者却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乃至一生去疗愈。
清晨,那段模糊又真实的高中记忆又浮上周予夏的心头。
也许,若干时间后,孙木苇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这是否意味着,潜意识认为她已经走出来了?
还是冥冥之中的暗示……
孙木苇终于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只不过他还没习惯,笑容还有些僵硬,嘴角止不住抽动。
他说:“不过周医生你放心,我不会再轻生了。就算发病再难熬我也会挺住,连同李可智的份一起活下去!这是医生你告诉我的。”
周予夏望向孙木苇那双乌蒙蒙的眸子,好似原本干净的瞳仁盖了一层模糊不清的薄膜。
她浅笑,用力点头。
“嗯,一起活下去。”
做操时间结束,远处柳树树荫下几个比孙木苇年长几岁的青年男女向他招手:“小木小木,快来玩游戏吧!”
孙木苇略微提高了声音应了一声,然后起身和周医生告别,跑向那几人的方向。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肩膀上,勾勒出一个个圆润的光圈。
广场又多了几个人,是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和老爷爷。
他们坐在树下阴凉处下棋,时不时传出哈哈大笑的声音,和她记忆中小时候总是坐在单元门楼处打麻将的大爷大娘一样。
在这群病人中有个格格不入的患者,坐在离所有人二十米开外的石凳上,阳光透过树枝洒在他裤腿上。
他双手垂在腿上,望着广场上聚集最多的那群人。
因为隔得远,周予夏看不清他的表情,或许他本就面无表情,唯有坐下时突起的膝盖骨还有肩胛骨十分扎眼,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像个用来写生的骨骼模型。
他身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护士,也不说话,好像在警戒他。
没过几分钟,另一个医生走过来和那个病人说了几句话,几人就离开了。
周予夏收回视线,又坐片刻,等病人的休闲时间结束了才离开。
第二天星期五,她坐诊。
剩下的住院患者不多,也不严重,李清婕来精神科学习的时间也不短了,周予夏便派让李清婕去查床。
“没有异常。15号病床的李先生精神好转很多,估计下周就可以出院了。”李清婕跟在周予夏身边,汇报查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