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周予夏眼神示意一下。
病房距离刚才的储藏室几百米,她赤着脚,牵扶孙木苇穿过走廊,等电梯,再过一条空中连廊,然后七拐八拐才到达病房。
“周医生,太对不起您了,是我们没看护好病人,还麻烦您一路送回来。”护士长也过来了,对着周予夏就是一个鞠躬。
负责孙木苇的护士看自己的领导都鞠躬了,也立刻弯下腰。
第19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一)
周予夏一如往常语气温和,嘴角挂着浅淡的笑容:“没事,病人情绪不稳定也是常事,”
她从外侧关上病房门,又说:“家属来了的话,麻烦告诉我一声,我有事情要和他家人说。”
周予夏接过护士手中的备用拖鞋道谢,不紧不慢穿上,对站在一旁的几名护士笑了下,转身回办公室。
路过护
士站的时候,站前正在开会的三四个护士不约而同目送周医生离开。
其中一个护士抱着写字板,一直望着周予夏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转角处,实在忍不住感叹一句:“周医生太有魅力了,我好想叫她一声姐姐。”
“周医生和黎医生,真是我们医院两大定海神针。”
大学刚毕业模样的小姑娘软着声音说:“不觉得他们很般配吗?”
这话立即引起其他几个人的共鸣。
她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我懂我懂!上次周医生还帮黎医生的患者急救,他们是师兄妹是不是”
“好羡慕,如果对象是周医生的话,我忍心黎医生有女朋友。”说着,另一个护士捂着胸口,假装忍痛割爱的悲壮表情。
护士长看完孙木苇的情况后从病房走出来,看见护士站前几个叽叽喳喳的护士,心里不由得冒出一团火。
她冷着声音:“都别做白日梦了啊,多亏周医生把病人找回来,负责床位的刘护士,罚你写篇两千字检讨,下班前交上来!”
“……是。”
十八号手术室内。
黎初临与周予夏分别站在患者两侧。
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口罩等等悉数武装,手术用双目放大镜架在鼻梁上,双手放在肩部一下,腰以上及两侧腋前线之间的无菌区。
高低差让周予夏微仰头注视对面的黎初临,她正在等待主刀医生的指令。
黎初临的目光在她手术帽和口罩之间露出的眼睛处停留一瞬,而后落在仰卧的患者身上。
“主刀医生黎初临,第一助手周予夏,现在开始进行脑立体定向术。”
他们认识十年,却是第一次跨科室联合手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以前大学实习的时候,黎初临是第一助手,主刀医生技艺精湛,也是他的导师孙教授,论资历能力毫不逊色黎满楼教授。
现在孙教授升职做了副院长,不再参与手术。神经外科中加上黎初临,有三位医生都是孙教授的学生。
黎初临成为神经外科工龄时间最短的教授,在十几位平均年龄五十以上的正教授面前也有发言的一席之地。
那时候周予夏还是大四学生,不能上手操作,只有紧贴在手术室墙壁站着见习的份儿。
她也见过几次黎初临的手法,谨慎细致,手指比做精密零件的匠人还稳,缝合线齐整精确,留疤率低,堪称完美。
现在,他们搭档配合,霍然担任第二助手,瞿朗任麻醉医师,外加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以及旁观的李清婕,共七人。
手术室内大家都不敢出声,生怕打扰两位医生施展。
偌大的空间里,只有时常传出手术服衣料摩擦的声音还有金属器械来回碰撞的声音。
虽然黎初临事先告诉他们,这个手术难度不高,不必紧张。
可在场中只有周予夏有相关经验,他们第一次配合周医生,难免严阵以待。
黎初临朝霍然伸手,“骨钻。”
霍然应答递过去。
黎初临全程面无表情,眼神专注。
那显着若有若无笑意的唇角被口罩遮住,唯有露出的眼眸,像是湖底闪着亮光的黑曜石一样,有种沉寂隐秘的美。
开窗完毕后,他还不忘对霍然讲解,“颅骨薄,一定要掌握力度,避免伤及脑组织。”
巡回护士听见无声地笑了,也就只有黎医生能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教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