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上次在店里吃饭时那道木樨肉,她多吃了两口,这次他特意学做上桌,果然她喜欢吃。
饭后她自告奋勇刷碗,黎初临也没拦她,回房间也换了身休闲的居家服。
等周予夏忙完从厨房出来,看见黎初临此刻活脱脱像个大学生。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短袖卫衣,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双手在键盘上敲来敲去。
随着手部的移动,微微发力,腕处的筋骨线条分明。
坐在那里,像是在给奢侈大牌拍广告一样。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有些人偏偏什么也没做,一举一动就足以吸引人。
没等她继续想下去,西裤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拿起一看,表情复杂。
她悄悄瞥了眼坐在沙发上发出好友申请的那人,视线又落回这张黑底白色线条的头像。
天知道她多想拒绝申请。
上班后的信息往来,她都是直接找了黎初临的工作微信,就怕和他有过多交集。
这个小小的同意按键蕴含了太多的意味,就像潘多拉的宝盒一样,你永远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致命的危险
这就是今晚吃饭的目的吧,周予夏心想。
先出动满满打探军情,在做一顿美味的菜肴打动她的胃。
她毫无反击之力。
“开会时看到有篇最新精神医学的研究资料,可能对你有用,我发给你。”
黎初临神色依旧,不带任何矫饰的言语。
就好像在问她:同意还是同意?
周予夏在心里默
默叹了一口气,随后点了同意,接着屏幕上陡然跳转,出现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对话框。
黎初临几乎是立刻就发送过来文件。
她一点开,满屏的英文单词刷啦啦铺开来。
很多医学专业英文术语,周予夏大致翻看了一下。
关于人脑造成系统层面损害的高危因素建立可追踪参数的研究。
观点不错,以后可以在科普讲座中用到。
黎初临又敲两下电脑,合上后起身从她身旁经过,再回来时两手都拿了东西,说:“今天接诊一位想要做脑立体定向术的精神疾病患者。”
他走到予夏面前,把那碗放了菠萝蓝莓的酸奶杯递给她,接着把另一罐低糖酸奶倒在满满的小碗里。
“脑立体定向?”周予夏一听来了精神。
脑立体定向手术是近些年提出的新型治疗方法,通过对顽固性精神疾病手术治疗达到治愈。
只是她不推崇。
一来手术费用会让很多人却步,二来只能针对严重型,何况没有足够依据支撑长久术后恢复,三是精神医学的发病机制仍然是研究课题,连发病机制都没搞清楚就做手术,不能排除后遗症的可能性。
黎初临双手撑在面前单人沙发的椅背上,解释道:“嗯,从周边市过来,精神分裂症十三年了,听说江立医院能做手术,就过来了。”
“如果吃药都没有效果,手术未尝不可,患者以及家属怎么说?”
话毕,她拾起酸奶杯里的挂了一层乳白的蓝莓,轻轻咬开里面的果肉。
“患者一直深受幻觉幻听的痛苦,几次都要崩溃,家属也身心俱疲。”
“有没有告知他们可能会有后遗症?”
“有。”
黎初临把满满吃干净的小碗拿去清洗,边对她说:“他们还是想做手术治疗。”
周予夏点点头,“我等下回去翻看下资料,我在精神医院做过几次立体定向手术,之后拿来给你参考。”
黎初临回来了,在她斜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顿一秒,低声道:“我想联合精神科共同医治,请你做第一助手。”
周予夏抬眸看他片刻,沉了沉嗓音,问:“精神科前面还有十位教授级别医师,你确定?”
“只有你对精神外科有研究。”
他仅仅在讲述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实,那沉稳平和的语调,也不着痕迹地为这话语增了分量。
黎初临觉得还不够,略停片刻,添了一句:“我相信你。”
周予夏有些承受不住这沉甸甸的感觉,状若无意地垂头看手里的酸奶碗。
“我没意见,但是要请示刘主任。”
“嗯,好。”
在她没看见的地方,黎初临听到她回答时柔了眸光。
治疗精神障碍无非两种方式——吃药或者心理治疗。
心理师没有开处方药的权限,只能通过各种谈话疗法来改善患者病症;
临床精神医师则通过包括药品,手术等物理疗法治疗患者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的大脑病理研究起步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阶段只能得出大脑中某些神经物质确实会引发精神障碍,并且像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也可能会造成精神病变的结论。
大部分的综合医院,即使是三甲级别医院,也仅仅停留在开药,心理开导等治疗手段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