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一座火药坊,查来查去,也顶多是个贪渎案。暨州一事后,宣王被帝王斥责,近日失宠,心中焦急。他一定不会甘心放过这个机会,也不会甘心这座火药坊,只发挥一个贪渎案的价值。

叶晨晚听她如此说,心中也有了谋算。用此事引出宣王,再借此案做一番文章,如此又是一石二鸟。

二人走出这座库房,撑伞并肩而行,在院落中留下的些许痕迹很快被夜雪掩埋。

祭司大人这份礼物,的确别出心裁。

巷道内灯笼烛光照亮她白皙的面颊,暖黄光线融化些许她眉眼间的冷淡,温声道,殿下喜欢就好。

自然是喜欢的。她含笑,天降喜事,又怎会不喜?

这也算是此次入京的意外之喜。

叶晨晚轻声答,将伞面向墨拂歌倾斜了些许,借着灯火去看她眉眼。

风雪绵长,而伞下一方素白天地,只有她们二人。

这条路,能再走得更长一些,也很好。

她如是想。

【作者有话说】

久等了,因为忙起来的时间真的很忙。

翻从前的手稿,终于想起来这本书的雏形其实没什么感情线,一个给姐姐复仇的故事。

墨拂歌这个角色是故事的开始,叶晨晚出现要晚上两年。

总的来说墨拂歌的初始设定和现在差别不是特别大,对于角色的塑造基本上是删掉那些过于中二病玛丽苏的设定,尽量让人物更加丰满,让冷淡的设定也能更加讨喜。

但是让我诧异的是叶晨晚这个角色竟然像空降一样,第一次出场时似乎在人设背景方面已经相当完善,我完全没有这个角色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印象了,像是丢失了一段记忆。

不过其实她才是最难写的角色,日后再提。

109掷千金

◎千金笔墨,付之一炬。◎

墨临城邀月楼,千金邀明月,怜光复珍奇。

此刻城中最大的拍卖场内,已是座无虚席,楼中喧嚣阵阵,潮水般此起彼伏,大约是因为今日拍卖的是前些时日流出的一副前朝重光帝初霁的真迹《江山行云图》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自起拍时,出价之人如过江之鲫一般此起彼伏,但价位水涨船高,自然也如大浪淘沙,只剩下几家还在出价。而此刻价格还在上涨,竞价的几方半点没有停下的预兆。

大堂内的青铜九枝灯中烛火幢幢,照得楼内灯火通明。而二楼其中一间雅间的珠帘被白玉骨的折扇轻轻挑起一半,帘后白衣少女静静地俯视着楼下情景,珠帘的遮掩下只能看见她繁复白衣与流瀑般吹落的墨发。其实自二楼下眺,堂中央初霁的那幅字画,也模糊成了一片墨痕。

九万两女子一敲拍卖用的木锤,便有浑厚之声漾开,可还有人加价?

就在此刻婢女从门外探进头来,询问的目光投在墨拂歌身上,小姐还加价

十万。她眉眼间云淡风轻,这样一个数字在她眼中仿佛石子投入大海,泛不起一丝波澜。刚说完,便一拂袖示意婢女退下。

屋内红衣女子在听见这个数目时,也微有诧异地抬起眉梢,看着重新坐回的墨拂歌。

她虽不如墨拂歌精通于字画,但常年浸染于文玩古董,她对于字画古玩的市价,还是心中有数,十万两,即使是初霁亲笔,也还是值不了这个价位。

叶晨晚听着楼下的出价声,墨拂歌十万的出价也不过让楼内安静了片刻,很快就又有人开出了更高的价码,十万的价格,咬咬牙也还能接受,但看现在这个架势,怕是再翻一倍也拿不下来。

墨拂歌却并没有什么心痛的表情流露,有几个人能在邀月楼中捡漏?况且初霁亲笔,其价值也不能如此衡量。既然进了拍卖场,价格只高不低,无非是千金买一个喜欢。

你喜欢?叶晨晚轻抿盏中茶,抬眼看她神态,又觉得墨拂歌似乎不是因为钟意才出价。

对方盯着面前的茶盏沉思许久,久到叶晨晚都以为她不愿回答这个问题时,才终于开口,这幅画,本在战乱中被苏辞楹求得,往后两百年都藏于苏府。后来又流落在外,直到现在才被邀月楼所得。

她说得含混,叶晨晚从她的只言片语里,也算是猜出了她愿意在此出价的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