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2)
太监说完,尽力忽略赵闯那张铁青的脸,匆匆地一拱手:“咱家……咱家还要回去复命,赵将军您好自为之吧,也多劝劝萧将军……”
说罢,他一头钻进了风雪里,朝着营门外等候的车马去了。
赵闯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紧握的拳头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
荒谬!无耻!卑鄙!
征战这么多年以来,他还从未受过如此窝囊的气!
萧风为朝廷征战多年,舍生忘死,立下如此大功,不给赏赐就算了,还要遭受如此侮辱和诋毁!
这手段岂不是和当年的萧成毅一模一样?
自古以来,帝王家皆是如此薄情寡义,过河拆桥!
萧风若是知道了,还不知会如何心寒……
他想怒吼,想咆哮,想冲回京城,去撕碎那些躲在锦绣堆里泼脏水的蛆虫!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奔向中军大帐,可当他怒气冲冲地掀开帐帘时,却仿佛被一泼冰冷的雪水从头灌到了脚,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萧风背对着帐门,孤零零地坐在胡床上,脱下了象征着身份的玄黑重甲,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常服。
他其实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面,即使赵闯不说,他也清楚,外界会如何构陷他。
他只是不知,这次的自己,又是中了谁的圈套,又或是,被谁放弃了。
他安静地坐着,看起来毫无波澜,仿佛那泼天的诬陷和诋毁不是落在自己身上。
终究会迎来这一天的。
但是……陈景……
他也不相信自己吗?还是迫于压力和无奈?
不,陈景一定不是自愿的,他必得回京,找陈景问个清楚。
风刮得愈加猛烈,疯狂地拍打着营帐,发出鬼哭一般的声响。帐内的火光,将萧风那孤峭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冰冷的帐壁上,像一道沉默的伤口。
第136章 折水篇(二十一)归乡
萧风在京中没有自己的府邸,接引之人便将他暂且安顿在旧的宁王府中。
接连奔波数日,萧风早已是疲惫不堪,乍然回到熟悉的地方,只觉得浑身轻松。
宁王府的陈设仍然和他当年与陈景同住时一样,在北地滔天的风雪中,他不止一次在午夜梦中回到此处。
陈景才下幽篁山,慕容影也尚未搬离府中,一切都像是最初的模样。
物是人非。
萧风轻轻拂过院中长青的竹叶,沾了一手的落灰。
他垂下眼,捻了捻指尖,缓步进了院中。
宮中的太监亦步亦趋地跟着他。
“将军,陛下.体谅您久不在京中,特意安排了您住过的旧时府邸,您这些日子就在府里多歇一歇,也缓解缓解在北地连年征战的疲累。”
“将军在沙场里驰骋惯了,怕是早就忘了京中的安稳日子是什么样了?如今的月朝啊,在今上的治理下,可真称得上是改头换面啊!
“将军休息休息也好,您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名声在咱们延应城更是如雷贯耳……”
萧风忽然出声,打断了喋喋不休的太监。
他嘴角微微勾起,不屑道:“那如雷贯耳的,可是好名声?”
“这……”
那太监支支吾吾半晌:“那自然是……”
“行了,不必再费心想说辞。”萧风懒得再与这太监多费口舌,“为何陛下没有立刻召见我?看你们的架势,倒像是要让我常住于此。”
见萧风自己岔开了话题,那太监不由得松了口气。
“将军,实在不是陛下不是不想见您,而是前些日子一股寒流入京,陛下不知怎么就病了,已经卧床好几日了。如今的政事,都是慕容丞相在处理。”
萧风闻言,蓦地停下了脚步:“陛下病了?可还严重?如今身体如何了?”
“小小风寒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太监笑得谄媚,“将军入京的消息已经递出去了,等陛下身子好些了,必然会头一个召见将军……”
萧风面色阴沉,不知不觉,脚步也快了。那太监得小跑着才能跟得上他,又不敢出声叫他慢些走,苦不堪言。
半晌,萧风问道:“那我可否求见慕容丞相?”
“丞相大人?那自然是可以的。”太监一愣,答道,“将军要见,奴才便立刻去传信,将军在府中耐心等候便是。”
“知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陈景提前吩咐过了,宁王府上上下下井然有序,丫鬟仆从也都齐全,虽然萧风身上疑罪未清,但对他依旧是礼数周全,恭恭敬敬。
陈景并没有禁止萧风外出,但他懒得去看外边那些人或好奇或幸灾乐祸的眼光,就并没有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