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2)
逝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疑惑。”他方才虽然听得安静,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思考,“万物兴衰大多都循序渐进,但东丘的佛教却忽然兴盛,且如火如荼。这其中可有什么契机?”
“有,我正要同你说。”遥岚“唰”地一下收了折扇,轻敲自己的左手掌心,“《东丘地志》载,古东丘国为琉沙所灭,而后此地无主,乱象丛生。各地佛寺之僧联合举事,史称 “东丘事变”。为做纪念,无论之后的朝代如何更迭,此地一直以东丘为名。”
“合理。”逝川目光锐利起来,“所以这场起事是关于……?”
“女子地位。”
第68章 金兰篇(十)瑞光
宁静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格,洒在做工精细的木质长椅上。靠垫上绣着素雅的莲花,与整个候客厅的色调相得益彰。
没过多久,门帘一挑,一个年轻的僧人走了进来。
“二位施主,”他双手合十,“住持有请。”
遥岚和逝川站起了身,跟在引路僧人的背后,向寺院深处走去。
高大的梧桐树下,住持向他们迎了过来。朴素的僧袍披在她身上,颜色黯淡,却庄重整洁。她苍老的面容上布满了皱纹,目光深邃如湖水,蕴含着无尽的慈悲。
二人心里都有些惊讶。
算起来,二人去过的佛寺都不在少数,却是第一次见到女住持,并且竟然是在瑞光寺这样大的寺庙里。
双方双手合十,行过了见面礼。
“阿弥陀佛。”住持沉静地注视着他们,“不知二位施主专门拜访,所为何事?”
遥岚又深深地行了一礼:“我等乃南阳游客,素来崇尚佛教,今日路过此地,深感震撼,故而拜访。”
住持微微颔首,神色平和,而后缓缓转身,引着他们向屋子走去。
三人跟在住持身后踏入屋中,屋内布置简洁而素雅,他们在蒲团上坐定,方才为他们引路的小僧人迈着轻快的步伐,不一会儿就将热茶依次放在三人面前。袅袅的水汽升腾着,淡淡的清香充盈了这间小屋。
“你们,从南阳来。”住持率先开了口。
“正是。”遥岚颔首,“南阳并没有如瑞光寺这般宏伟的寺庙,即使是在别处,在下也没有见过。”
住持闻言,脸上染上了淡淡的笑意:“阿弥陀佛,心有佛者,弗论所处佛寺之奢俭也。”
“师父所言甚是,”逝川开口,嗓音低沉,“弟子近来心中困惑,不知可否向住持师父讨一句禅语。”
遥岚听了逝川的话,有些惊讶,忍不住微微偏偏头,看了逝川一眼,却见他双手合十,神色虔诚,不似作伪。
住持将目光移向了他,沉默地与他对视半晌,随后伸出右手食指,蘸了蘸面前的茶水。
逝川顺从地将手递了过去。
住持在他的手心里画了三下,不知写了个什么字。
逝川紧紧地握住了手心。
住持嗓音和缓地开口,沙哑中透露着温润:“水困于山,不馁其志。山阻其流,不改其清。水之柔,可穿石而过;水之韧,可破山而出。心若如水,困境何惧。”
遥岚不知住持写了什么,也没听懂她说的话,只得暗自将这云山雾绕的一段话记在了心里,想着日后慢慢琢磨。
可逝川却仿佛完全听懂了,他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将所有的情绪都掩盖在了眼底。
遥岚思索了片刻,将目光移向住持,问道:“劳驾,能否请您也为在下垂示。”
可没想到的是,住持却深深地叹了口气:
“无命是命。”
她道。
遥岚愣住了。
无命是命?
什么意思?
住持对逝川说的话,尚且有几分模糊的指示意味,可对遥岚说的这四个字,却真真是一点启示都摸索不出。
并且,遥岚觉得,这句话并不像什么好话。
果然,逝川错愕地抬起头,微微皱了皱眉。他偏头看了一眼遥岚,又把目光移向住持,问道:“是福是祸?”
住持讳莫如深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回答。
“既然没有什么可指点的,那便是可以随心所欲了。”遥岚却并没有过多地纠结这句话的含义,“若能不受拘束,也不失为一件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