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2 / 2)

在老翁口中,那些住在宅子里的人,罪该万死。

他们明明住在好宅子里,个个锦衣华服不用发愁生计,背地里却偷他的菜偷他的鸡。

半月前,他进城买药,瞎眼的妻子蔻娘独自在家喂鸡。

他离开后,两个男子摸进草屋,意欲偷鸡。

蔻娘听到脚步声与鸡叫声,抱住其中一人的双膝,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那是他们老两口辛苦养了一年的两只鸡,那是他们老两口为数不多能换钱买药的两只鸡。

可那个男人嫌她的手太脏,嫌她的眼泪蹭到他的锦服,一脚接一脚踹到她的心口。

男子踢人的力道,又狠又快。

蔻娘口吐鲜血,当场身亡。

老翁提药回家时,远远看见两人走出草屋。

他闪身躲到老树后,亲眼看到两人拎着着他家的两只鸡,亲耳听到两人大声骂他的妻子蔻娘是乞索儿。

他察觉不对,赶忙跑回家。

入目所及,是蔻娘倒在泥地中的尸身。

老翁:“他们明知那些野菜是我种的,却不肯给钱。他们明知蔻娘身子差,却踢她打她。他们杀了人,难道不该一命偿一命吗?!”

自小在宫中长大的齐王李隽,是神凤帝的第二个孩子。

隽,有才德超卓之意。

他至高无上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个俊杰。

他无忧无虑地长大,唯一的烦恼是:他比兄长李长据晚出生两年。

仅仅两年之差,他成了齐王,他眼中庸碌的兄长成了太子。

他不甘居于兄长之下。

此番冒险回京,他或许打定主意要取代兄长。

他壮志满怀,欲与兄长决一死战。

可惜,他并未死于兄长之手,而是被一位穷苦潦倒的老翁所杀。

而他至死都不知,他被杀的原因源自一筐野菜、两只鸡与一条人命。

罗刹在草屋找了一圈,最后在墙角处发现半块淡红砒石。

一块砒石,先经明火烧制再冷凝,便是世间至毒之药——砒霜。

罗刹用手帕拾起砒石,找到院中的朱砂与萧律:“断口尚新,只剩一半了。”

朱砂看着砒石,疑惑道:“你如何下毒的?我们查验过地里剩下的野菜,全部无毒。”

老翁笑道:“他们嫌粪肥臭,每回我施肥时,他们总会恶狠狠地让我留一小块干净的野菜。蔻娘死后,我想报仇,便炼了半块砒石,连夜将砒霜撒在其中几株野菜上。第二日,我当着他们的面施肥,故意留着那些撒了砒霜的野菜不动。”

那些沾染了砒霜的野菜被摘走、洗净、熬粥、入口,直至毒发。

水能洗掉表面的砒霜粉末,却洗不掉随露水沁入野菜中的砒霜之毒。

一桩震惊朝野的皇子被杀案,背后真相竟如此简单。

朱砂漠然转身,叫走另外两人。

临走前,她丢下一块金饼,哑着嗓子道:“快逃吧。”

“天地之大,一个穷老头能逃去何处,不如守着蔻娘。”老翁拍拍身上的泥土,又将金饼还给她,“看你们三个不像坏人,我快死了,好心告诉你们一件事吧。”

“何事?”

“人是我毒死的,不是我杀死的。”

据老翁回忆,当日他一直守在附近,曾看见十个黑衣人跳进宅中。

之后,四个黑衣人追赶一个从后门逃命的男子而去。

“我以为他们是被杀死的,还道可惜。”老翁枯槁的脸上露出孩童般满足的笑意,“方才听你说下毒,我才放心。这仇,我总算亲手为蔻娘报了。”

三人各怀心思,默不作声走出草屋。

直走出密林,萧律叹息道:“五个侍从胃中留有鸡肉的残渣,而齐王应该没有吃过鸡肉。”

罗刹:“他还是报错仇杀错人了。”

朱砂:“倒也不算。齐王一向待人傲慢,随他来此的侍从,必定是其心腹。若说齐王不知心腹偷菜偷鸡杀人,我可不信。”

毕竟权贵眼中,区区一个老妪的命,怎么比得上他们的大计?

齐王没吃那些鸡肉,不是不吃,而是不想。

一个吃惯凤髓龙肝的皇子,自然看不上两只鸡。

殊不知,这两只上不得台面的鸡与一条贱命,却是另一个人的全部。

罗刹长叹:“先是毒粥,后是杀手,齐王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朱砂:“走吧,上山请师父出面。剩下的事,该圣人管了。”

三人并未通知京兆府官差,径直坐上马车去了子午山。

姬璟前脚刚从玄英口中得知:司马相里可能还潜伏在京中。

后脚殿中走进三人,又告诉她:杀死齐王的真凶是一个老翁,而杀死齐王侍从的凶手,可能是太子。

姬璟挥手赶走四个弟子:“你们回去吧,我明日入宫告诉她。”

翌日,神凤帝在月王殿得知所有真相。

她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坐在窗前。然后,高声呼喊守在门外的宦官:“十一郎,传太子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