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 / 2)

他说的确有道理,罗刹压下心里的疑惑。

正院有正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书房一间。

齐王与十三位官员,全部死在书房。

四人走进书房前,月华初上,几颗早星伴月而出。

萧律提着灯笼在前,边走边说:“书房内,总共有十五把椅子。齐王端坐案桌后,其余人等分坐于下首两侧。毒发后,所有人不约而同跑向唯一的出口求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相继毒发身亡。”

十五把椅子,十四人死亡。

唯一逃脱之人,只有司马相里。

因有几人的尸身堵在门口,第一批到达的官差推不动门,只好破窗而出。

谁知,入目所及,竟是十四具七窍流血的可怖尸身。

灯笼照亮案桌后的一方角落,四周全是打翻的笔墨纸砚。

静谧中,萧律缓缓开口:“齐王,便死在此处。”

昏黄的光影晃过书柜,其上布满抓痕,足可见齐王当时的绝望与痛苦。

砒霜入骨,回天乏术。

齐王发觉中毒后,喉头火烧火燎,想唤随从入内,声音却嘶哑微弱。

他挣扎着起身,又迅速跌倒在地。

每一次毒发引起的痛苦痉挛,撕扯着他的全身,痛得他眼前阵阵发黑。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视线模糊中,他死死抓住书柜边缘的手滑落,不甘地留下几道抓痕。

夜风顺着破窗吹进来,灯笼摇晃,火星明灭。

四人举目望去,十五把椅子东倒西歪,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妖异极了。

走出宅院时,朱砂看到后院偷懒吃酒的官差,想到一个问题:“齐王与那些人在此住了几日,他们吃什么?”

萧律:“我看过堆在后院潲水桶中的残渣,应是随从下厨。”

罗刹:“既然有人下厨,那菜从何处来?”

萧律推开后院的门,灯笼光晃向外面的大片野菜:“他们这几日吃的,皆为此处遍生的野菜。仵作虽验明所中之毒源自他们午膳所食的野菜粥,然经我查验,此处所生野菜本身无毒。故我推断,司马相里并非是在野菜上下毒,而是将砒霜掺入熬好的野菜粥中。”

朱砂不合时宜地接了一句:“齐王真是卧薪尝胆啊……”

她越发好奇:究竟是何等要事,值得娇生惯养的齐王甘愿滞留于此,每日仅以野菜充饥?

除了太子之位,或者更进一步的天子之位,她想不出其他缘由。

“回城,明日去刑部大牢,问问那位与司马相里来往密切的齐王府长史。”

四人坐上马车,原路返回。

入城后,先经过棺材坊,朱砂与罗刹下车。

玄英坐在车中想事,直至马车行到萧宅,她才慢腾腾下车。

萧律知她有难处,犹豫再三道:“师姐,不如我送你去公主府暂住一段时日?你放心,阿娘近来住在道观不在府中。”

玄英摆摆手,转身离去:“不用了,我去太一客舍。”

太一客舍今日照旧空无一人。

后院的掌柜睡到半夜,听见有人急切地叩门。

等他披衣开门,才发现门外是一脸泪痕的玄英。

他每日在客舍迎来送往,虽未亲自上山,也知近来的风言风语。

玄英性子要强不服输,此番因爱慕傅延年犯下大错,不少弟子对她恶语相向。

“进来吧。鹤珍姑姑白日路过客舍,特意让我为你留一间上房。”

掌柜请她进门,引她上楼。

身后的玄英低头不说话,掌柜哀叹一声,絮絮叨叨劝道:“天师既已罚过你,此事便算作罢。他们自说自话,你自当行你之事,别往心里去。有时,你不妨学学玄机,将众生、世事、闲言皆作耳旁之风。”

入房前,掌柜终于听到一句回应。

“嗯。”

一个“嗯”,不知回的哪一句。

掌柜哈欠连天,慢慢下楼:“唉,这些小辈……”

玄英洗漱时,将脸浸在水中。

她并非因为闲言碎语难受,而是难受众人将她交出钥匙之举,归咎于她对傅延年的痴恋。

她努力想辩驳:“不是的不是的。是大师兄说师弟们奄奄一息,我才心甘情愿地交出钥匙。”

她爱慕傅延年是真,但她首先是太一道的弟子。

山中五载,她从未徇过私情,始终力求秉公,否则师父也不会将重要的地牢钥匙交予她保管。

可惜,无人听完她的辩解,又或许无人关心。

三更锣鼓敲完,她一头栽倒在床上。

多日的疲惫与无助,随风消散在沉沉的呼吸声中。

翌日天未晓,玄英出发前去刑部大牢。

左右徘徊了一个时辰,她等到萧律,却迟迟不见朱砂与罗刹。

又等了半个时辰,两人还是不见人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