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荀远微又适时地朝他抛出了第三个选择:“又或者是,可待?”
戚照砚不解她这句话中的意思,斟酌了下措辞,才问:“殿下所说的可待,是可以期待,还是可以等待?”
荀远微挑了挑眉,“我替你想了个好去处,就看是不是你期待的了。”她说着朝戚照砚招了招手,示意他近前来。
戚照砚的步子却迟疑了。
他忽然想到昨夜,荀远微也是让他这样近前来,而后便发生了那样的事。
一想到那件事,他的耳尖便跟着染了一些红。
他强迫自己正色,“臣就在此地恭听。”
荀远微看见他这副克制心性的模样,不免随口道:“你这人,还真是守节,”于是坐直了身子,摆出面见群臣时的模样,“我将你调到了御史台,做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
这是戚照砚从来没有想过的去向。
荀远微用指尖点了点手边的奏章,道:“御史独立于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可直陈我,事无巨细。”
本是很正常的官职任命,但在听到最后那句的时候,戚照砚不由得攥紧了藏在袖中的拳。
荀远微又补充道:“当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再事无巨细,也只能陈述公事。”
戚照砚闻言,发现自己越来越猜不透荀远微的心思了,索性将心中衍生出的那些无边无际的心思都收了回去,朝她揖了揖手:“这些臣自然是深铭于心的,臣不太明白殿下刻意强调此事的用意,还请殿下明示。”
荀远微轻笑了声,才摆出的端庄模样并未维持多久,她听出来戚照砚似乎是想套自己的话,“所以我说,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只能和我说公事,但若是以戚照砚的身份,便可以讲私事了,是不是?”
“臣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荀远微眼底笑意更浓:“既然明白了,不近前来么?”
戚照砚抬头的一瞬,眼睛蓦然一睁,“殿下这是……”
荀远微歪了歪头,“难道你戚观文今日来,真得只是为了和我说那件并不紧要的‘公事’么?”
此话一出,戚照砚明白了荀远微从一开始就看出了自己的用意,方才的所有,都不过是她刻意为之。
她是不是也想试探自己的心思?
戚照砚没有正面回答,也没有如荀远微说的那样,走上前去,只道:“听到殿下方才的话,臣想知晓的私事,已然尽知,殿下公务繁忙,臣便告退了。”
荀远微以为他是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却没有想到,他真得转身离开了。
他走后,荀远微撑着头,看着桌子上的奏章,却发现怎么也看不进去。
为何怎么想,都像是自己亏了呢?
他从自己这里问道了他想知道的事情,自己却连他所指的私事是什么都没有问清楚。
但荀远微并没有纠结多久,因为戚照砚走后不久,萧琬琰便到了。
她是长公主,萧琬琰是太后,她来廷英殿,本就不需要做任何通报,在看到萧琬琰的时候,她从坐上站起来,提起裙角快步走下台阶,“嫂嫂怎么有空过来?”
说话间她扶萧琬琰在一旁坐下,又招呼殿中侍奉的内监从旁边搬来一个垫子,跟着坐在萧琬琰身边。
“听说你昨夜醉酒回府,我来瞧瞧。”
荀远微面上闪过一丝心虚,她轻轻扯了扯萧琬琰的袖子,“嫂嫂知道的,我不怎么喝酒的,昨日,真得只是意外。”
萧琬琰看见她这幅一样,一时也没了脾气,只是伸出指尖,在她额前点了点,“你呀,要我说这戚照砚还算知道轻重,走了光化门,遇见褚兆兴值守,当时又将近宵禁,这件事没几个人知道,若是被御史台那些御史知晓了,用不了天黑,你这桌子上,便全是参你和戚照砚的劄子了,到时候闹到门下省那些个拾遗、补阙耳中,这事便不是这么容易便能结束了。”
荀远微低下头去,嘟囔了句:“这不是,没出事么。”
“说到这里,那个戚照砚,你打算就将他继续放在吏部么?”
荀远微摇摇头:“这倒不是,嫂嫂方才提到御史台,我是打算将他调作御史中丞的,贡举案应当是查不下去了,只是由沈知渺牵扯到了人口诱拐,我疑心这件事不简单,将他调到御史台,也是打算这件事要是往下查,牵扯深的话,我的人,能插进去手。毕竟去年的定州粮食案、刚过去的贡举案,最后草草收场,还是因为我之前在三司没有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