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荀远微的眼眶已经染上了红,泪水藏蓄在她眸中,“万骨枯?你指的是无定河边的白骨累累,还是暗无天日的大理寺牢狱下的冤魂缕缕!无论是哪一个,他们都和你我没什么分别,都有父母妻儿,也都有心爱之人。”

她说到“心爱之人”的时候,看了戚照砚一眼。

但这次她不想再听到戚照砚的回答,“戚照砚,我不明白你,真得不明白你,你出去吧。”

戚照砚看着她,这一瞬只觉得自己有许多的话想说出来,但都无法宣之于口,最终只是动了动唇,说:“臣明白殿下。”

也不知道荀远微听没听见,他深深一拜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他有些失神地出了廷英殿,刚出了朱雀门,却迎面撞见了一个身着盔甲的士兵。

那士兵戚照砚有些眼熟,之前在李衡身边见过,但此时他不知道自己才和荀远微闹了矛盾,只还当他是那个长公主殿下分外器重的贡举主考官。

“戚郎中,殿下命人核查贡举考生的身份,出事了,现下李将军正在那群学子聚集的客栈看守着,命下官前去通报殿下?正好碰见您,您要不要先去看看?”

不管他方才和荀远微发生了怎样的矛盾,但他还是贡举主考官,这件事便在他的职分之内,也不好推脱,于是点头应了那个士兵,“好。”

那士兵见他应了声,便继续朝朱雀门里跑进去了。

士子聚集的地方里朱雀门不算远,戚照砚加紧了步子,不过多久,便到了。

和李衡见过礼后,戚照砚才问道:“敢问李将军,这是出了什么事?”

李衡沉声道:“贡举中,出现了替考的。”

“替考?”戚照砚全然没有想到贡举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是,殿下让我带人核查这些考生的过所和身份是否对应的上,结果竟然发现了这样的事情。”

替考这样的事情,在大燕开科考试以来,还从未发生过。

荀远微在宫中听了这个事后,即使心力交瘁,也还是立刻来了士子聚集的客栈。

她从没想到,这场贡举,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一切,已经完全脱离了她原本设想的道路。

戚照砚扫视了一圈士子,最终将目光落到了角落中一个瑟缩的身影上。

李衡也意识到了他的目光,便道:“是这样,这替考的,还是个女娘。”

“女娘如何?殿下也是女子,但征战八年,从未有过败绩。”

荀远微赶到的时候,正好听到戚照砚这句话。

第33章 春心动 “还是说,你喜欢她?”……

荀远微的步子一时顿在了原地, 她不由得朝里面投去略带探究意味的眼神。

聚在一起的学子听见戚照砚这句话,也开始窃窃私语。

“在这场贡举中,我只是主考官, 也只认诸位的文章见地,至于替考, 大燕律中暂时还没有明文规定, 需要如何处置, 还需得殿下定夺。”

戚照砚的声音再次从里面传出来。

荀远微蹙了蹙眉,她又想起来她写成《哀江山赋》,父亲拿去请周冶评判的时候, 周冶连看都没看,便以她是女子, 认为她还是莫要碰这些翰墨文章,拒绝了品评。

戚照砚师承周冶, 竟也能说出这样的话。

当中渐渐有学子不服气, 便反驳戚照砚道:“只是古往今来, 哪里女子入仕为官的道理?”

“的确,这不是胡闹么?”

戚照砚拢了拢袖子,扫了一眼最开始提出质疑的那个学子,道:“这古往今来,在先帝之前,似乎也没有让平民寒门以开科考试的方式进入庙堂为官的道理, 世情从来都如水,无常势、无定形, 不论诸位此次是否能求得功名,这句话,也算我作为此次贡举的主考官赠与诸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