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52节(1 / 1)
(' 冯英:“在学校附近吃点吧,皎皎你想吃什么?” 薛皎稍微想了想,脑子里立刻冒出来一堆好吃的,学校门口怎么可能没有好吃的呢? “妈妈我们去吃石锅米线可以吗?”她已经开始馋了,“我记得有家石锅米线特别好吃,不知道是不是还开着,我带你去尝尝。” “好啊!”冯英一口答应,薛皎顺着记忆找过去。 好消息,店还开着。 宁远一中中午不开校门,学生们都吃食堂或者家长送饭,天气又热,米线店里客人不多。 这家的泡椒猪肝米线味道一绝,薛皎很喜欢吃,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跟顾冬阳或者朋友约着来打牙祭。 可惜她现在在吃药,要忌口,辛辣的东西要少吃,给自己点了一个清淡的三鲜米线,妈妈单独给她加了一份鱼丸。 冯英口味跟女儿差不多,在薛皎的推荐下,要了一份泡椒猪肝米线。 人不多,上餐很快,薛皎和冯英面前分别摆上一个小锅,里头的米线还汩汩冒着泡。 “开吃!” 薛皎先喝了一口汤,那叫一个鲜美。 说是三鲜米线,其实配菜不止三种,有滑肉片、火腿、蘑菇、木耳、笋丝、青菜,还有一点小虾米。 米线软糯q弹,是细米线,裹满了汤汁,顺滑鲜美。 薛皎连吃好几口,才停下来,“妈妈,好吃吗?” 冯英:“好吃,确实好吃。” 酸爽开胃,猪肝一点儿都不腥,又嫩又滑,怪不得是这家的招牌。 她给女儿夹了几块猪肝,薛皎也给妈妈分了点肉片、鱼丸。 [好吃,真好吃,天人怎么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这个米线,口感独特,不知是如何制成。] [黔南之地便有此食,以大米制成,鸡汤作底,味道也不失鲜美。] [制法也简单,大米磨粉调水成浆,先滤后蒸,最后将米糕团漏筛成粉。] [简单?] [这猪肝不知如何烧制,嫩滑鲜香,味美怡人。] [是极,吾为医夜盲之cy症,这几日频食猪肝,然入口腥臊,实在难以下咽。] [天人的猪难道是吃仙草灵泉长大?为何肉也不腥骚呢。] 吃完饭,薛皎和妈妈在店里坐了会儿,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跟珍儿说了几句,老板还给薛皎的水杯里重新续了热水。 早上出门时妈妈给她泡的薄荷茶,虽然是热饮,但入喉回味清凉,解暑解热,清醒大脑。 许多丰朝人都认识薄荷,药书上就有关于薄荷的记载,药店里有干薄荷叶卖,新鲜的薄荷叶在水旁潮湿地常见。 难得天幕出现他们认识且丰朝有的东西,一个个就像抢最流行的时尚单品一样,有钱的吩咐下去,让下人买来泡水,没钱的自己去野地薅一把回来,势必要喝上天女娘娘同款薄荷水。 机灵一点儿的,更是寻到商机,去野外采薄荷多采一些,将薄荷叶卖出去,小赚一笔。 还有一些人,干脆自家煮了薄荷水拿出去卖,一样生意火爆。 等薛皎和妈妈回到学校,追看天幕的丰朝人,许多都人手一杯薄荷水。 薛皎两人一点五十到了上午当考场用的会议室门口,没过两分钟,卫老师来了,张老师紧随其后。 他客气地跟卫老师打了声招呼,又冲冯英点点头,最后才跟薛皎说:“数学卷子答得不错,下午继续加油。” 薛皎眼睛一亮,她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但是能得到张老师的认可,应该不至于太低。 “谢谢老师!”薛皎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在座位上坐定后,张老师说:“李老师下午第一节 有课,晚点过来。” 就一个考生,其实一个监考老师完全够了,两个监考老师纯属走个形式。 薛皎自然不会有异议,拿到卷子后,写上名字就开始看题目。 这一场考的是文综,两点正式开考,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 十几页的卷子,拿到手里也有一小叠,薛皎还算淡定,文综试卷包含了三科,题量大正常,她已经习惯了。 而且不是全部题目都需要做完,其中有选做题,如何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也是一名高考生的必修课。 但天幕下的丰朝人看得啧啧称奇,尤其是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他们科举考试的题量也不小,但时间长啊,动不动考几天。 哪像天人的考试,这么多的试题,只给一个多时辰。 [难怪天人不用毛笔,毛笔哪能写这么快,还要研墨,不如天人这中性笔好用,拿起来就能写字。] [毛笔如何写不快?自己不行不要怪笔。] [天人的试题倒是有意思,什么选择、填空、问答,花样倒是多。] [咱们科考的帖经与天人的填空类似。] [为何要设选择题?考试当考真才实学,若有人答 ', ' ')(' 不出题,凭运气猜对了答案,对其他考生何其不公!] [天人这般设置,必然有他的道理。] 文综一卷全是选择题,薛皎记得她有些同学喜欢先挑自己擅长的科目答题,一科一科写,薛皎更习惯从头到尾顺下去。 最前面是地理题,毕竟是高三的卷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都有涉及,还有题涉及了选修的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自然灾害与防治。 薛皎写起来驾轻就熟,虽然很久没刷过文综卷有些陌生,但她知识点背得牢,牢到看到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自动浮现在脑海中,落笔也就十分底气。 选择题,书写量少,需要计算的几乎没有,时间大都耗在读题上,即便如此,她也写得飞快。 天幕下的丰朝人,原本只是凑热闹跟着天女娘娘一起看看题目,看着看着,脑子开始发麻。 [这都考的是什么?前两科分别是文学和术数,这文综卷的题看起来怎地这般奇怪?] [为何要研究揭阳玉器产业?天人的学院还教导学生如何行商?] [无知,这分明是为政者之思。] [研究候鸟又是为何?] [遥感技术又是何物?为何可以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如天人手机神器一般,是天人之眼吗?] [别翻——] 薛皎可听不见丰朝人的呐喊,她飞快写完地理选择题,开始答政治题,还在惦记前面那些“奇怪题目”的丰朝人,尚未意识到他们将经历一场更大的思想震撼。 [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中央财政预算?财政部是何机构?可是户部?为何国库库银安排要向民间公布?] [天人疯了不成,这是普通老百姓能知道的吗?!] 别说普通老百姓,一般的读书人、富户,甚至当官的,都不敢窥探国库库银,哪怕心中有所猜测,但那也只是猜测,哪有直接公布出来的,太离谱了。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又是何职位?] [牛顿是谁?爱因斯坦又是谁?听起来像番人的名字。] [矛盾的辩证统一?什么东西?] [全面依法治国?天人的国家原来尊的是法家吗?] [民族自治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可容其自治!] [土地改革?如何改?谁敢改?] [疯了,疯了,天人的学子,学的都是些什么……] 文人、当官的在天幕上吵开了锅,如果说这段时间天幕上薛皎的日常给他们带来的感受是新奇、羡慕,初窥天人国度内幕的丰朝上层人,却莫名悚然。 不对劲,天人的国度,哪哪都不对劲。 看不懂薛皎卷子上文字的普通人,只能围观读书人争论,可即便是这些争论,他们也看得很迷茫。 看不懂啊,老爷们在吵些什么?似乎天女娘娘学的是些很了不得的东西。 那好啊,天女娘娘是好心人,可惜她是个女子,否则要是当了官,她辖地的老百姓可有福了。 薛皎快速写完政治试题,继续写历史,历史写完,选择题就答完了。 还未从震撼回过神的丰朝人,又被迫跟着薛皎去研究另一类科目。 有些人心惊胆颤,心神不宁,一时间不敢再看天幕,有些人强行稳住心神,竭力睁大眼睛去看去记,甚至召来能读会写的书童、侍女,命他们强行记下天女娘娘卷子上的题目和备选答案。 也有一部分人,想不到那么多,继续追着薛皎下面的试题研究。 [墨子?天人也有诸子百家?] [这……这部分试题似乎涉及天人之历史。] [历史?确如此,往前有……明朝、清朝?这是何朝代?] [还有唐朝?藩镇割据是何意?] [天人历史上经历的战争也不少啊!原来如天人这般强大的国度,也有外敌窥伺。] [近代……这是个什么朝代?战争尤其多……] [内阁?制约皇权?这么说天人曾有皇帝?那他们的皇帝呢?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 [搞不懂,真是搞不懂,立了新国,偏偏又没有皇帝,到底是何人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度。] 是啊,他们的皇帝呢? 天成帝不由自主地从他镶珠嵌宝升级款专属天幕观看椅上坐直了身子,他迫切地想知道,天人曾经的皇帝哪去了? 怎么能不要皇帝呢?一个国家少了谁都行,怎么能少了皇帝呢? 薛皎答完历史选择题,一卷完成,先放到一边,开始写后面的大题。 这部分题目大多配有材料,需要先解读材料,分析材料,然后答题。 薛皎看题目,丰朝人也看,越看越迷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