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提点要求(1 / 2)

奥斯曼帝国的奢华托马尔巴赫切宫殿中

纵然以色雷斯亲王楚-郑汇殿下的眼界,也对这座宫殿的奢华感到震惊,这里曾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居住和执政之所,如今成了远征军总司令部所在地。

在这里,占领军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对于奥斯曼帝国分割的命运,协约国军事集团和帝国本土都没有做出最后决定,只是暂以军事管制稳定社会秩序。

占领军方面已经行动起来了,源源不断的把各种文物,珍宝,财富和美女打包送上船,将返回帝国本土的运输船塞得满满当当。

无论是古老的埃及遗迹,还是拜占庭王宫珍宝,叙利亚古文明遗存,抑或教会珍藏,只要看上的就刮地皮带走。

而这正是当今时代列强的特点,到了占领区以后,怎么能不搜刮一些纪念品?

更多的军队源源不断的派到奥斯曼帝国的各省,今后的物资会搜刮越来越多。

作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好东西自然也不少,尤其在那些官宦豪门手中。

奥斯曼帝国的未来岌岌可危,对这些曾经占有大量财富的教会和官宦上层,占领军方面自然不会留手。

要钱还是要命,只能选一条路。

楚-郑汇亲王背着手站在穹顶宫殿中,通过5.6米高的拜占庭拱券式窗户向外看去,扼守地中海与黑海咽喉要道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近在眼底。

如此壮阔的景象,初时见到极为震撼。

遥想当初

大楚帝国远征军在血拼伊斯坦布尔防线的时候,若是有海军能够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炮击这座城市,那么将大大减轻远征军的进攻压力。

但这只存在于设想中,无法成为真正的现实。

屹立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七座山峰之上的这座传奇之城,地势高耸,自海峡欧洲一侧陡直的升高数百米,占据着俯瞰整个海峡的绝对优势。

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奥斯曼帝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建立了牢固的海防炮台要塞,能够用炮火无死角的封锁海峡。

欧战爆发初期

英国舰队试图硬闯海峡,结果被打了个灰头土脸,以损失几艘战舰的代价退出了海峡,从此断了硬闯的心思。

不是不想做,而是不能拿昂贵的舰队去冒险,那太划不来了。

早在欧战爆发伊始

1915年1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就提出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登陆作战,进而威胁君士坦丁堡的宏大战役计划,旨在减轻俄土战场压力并撼动奥斯曼帝国腐朽统治。

这个名为“加里波第战役”的计划,得到英法联军最高统帅部支持,可因战术执行失误和德国军事顾问的介入,最终导致战役失败,英法联军遭受重挫,损失高达数十万官兵。

无论派遣舰队还是两栖登陆作战的尝试,协约国军事集团都遭受到了惨重失败。

所以面对伊斯坦布尔战役的铁桶阵,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只能生拉硬凿,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幸运的是最后成功了。

如今回想战役中的那一天天煎熬的日子,楚-郑汇亲王都苦笑不已。

若是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军力量,若是没有绝对优势的炮兵力量,若是没有三十几万强行征召的色雷斯义勇兵,若是没有帝国强大的弹药和物资支持,若是德军全力增援……

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打不下这一座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欧洲古城,这里有着必然的成份,也有着幸运的成分。

站在这里

楚-郑汇亲王殿下心中洋溢着满满的骄傲和自豪,在他的率领下,欧洲远征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铸就了赫赫武威,这将是世界级大战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1918年的8月末

帝国向欧洲增派援军的速度依然没有消减,大量爱国青年学生被派遣而来,使得远征军的规模膨胀到二百万以上(注;战争中损失了六七十万炮灰,在帝国军方的正式统计中极大的缩水)。

部分伤残士兵和超期服役老兵受到封赏,正在展开有序的退役安置工作,由殖民地部官员按规定分流安置。

战争一天没结束,向欧洲增派援军的行动就不会停止。

楚-郑汇亲王对父皇的决策心知肚明,在爪哇岛,在苏门答腊岛,在哥伦比亚,在帝国攻略占领的土地上,一直在默契的执行“腾笼换鸟”最高政策。

帝国上层军政官员谁都知道,可是在各种文件和材料中都看不到,也不允许留下相关记录,包括涉及苦役营内容的材料一律销毁,不许存档,没有任何官方资料。

所以到现在

哪怕最资深的殖民官员,对帝国征服和奴役的土著人口数量也是云里雾里,没有个统一的口径,那就是一笔糊涂账。

反而是帝国内部的“文化新发现运动”,如今推进的如火如荼。

重大的考古发现,不断的在爪哇岛,苏门达腊岛,夏威夷和中美洲各地出现,早期印第安人与华裔之间的历史渊源被证明,佐证了帝国拥有世界范围内领土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据说早期的华人在一万二千多年前冰河时期,向北经过西伯利亚寒原,通过冰封的阿拉斯加海峡抵达北美洲。

然后顺着海岸线一路向东向南,最后在北美,中美洲和南美洲发展繁衍,逐渐演变成了印第安民族。

没办法,印第安人和华人的容貌实在太像了,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印第安人还崇尚着原始的图腾崇拜,这都是铁一般的证据啊。

这在华夏文明早期的部族时代,都能得到历史遗迹的验证。

按照父皇的说法

帝国臣民在经济富足了以后,必然会追求文化和精神的富足,顺应这一需求,帝国殖民地部,文化部,宣传部以及相关的其他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工作。

如今帝国的“文化新发现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伴随着远征军在欧洲的节节胜利,在帝国内同样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爱国高潮。

从1914年开启的黄金时代,至今持续已经5年了。

大楚帝国经济总量在这5年里突飞猛进,相比战前翻了一番还拐弯,一方面是源于经济的复合高增长,一方面是源于银元在国际金融领域地位的大幅提高。

由于银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越来越受到欧洲富商和上层社会的青睐,在跨国交易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银元国际贸易圈。

最核心的就是琉球王国,广南王国,以及25个皇子属国,其货币统一都使用银元,由帝国几大皇家控股银行发行。

外围银元贸易圈还有暹罗王国,扶桑国,北方神洲,英属海峡总督府,法属西贡总督府,危地马拉,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一系列国家和地区,全都广泛的接受银元贸易结算。

更外围的还有美国以及欧洲英法为主的一系列国家,大多采用双币结算的方式。

即从大楚帝国购买货物采用银元,向大楚帝国出口采用本币,比如美元,英镑,法郎等等。

因为这一场历史前所未见的欧洲战争,银洋的使用被大大的提速,更广泛的扩散到与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的贸易中。

这其中,英法俄意等主要参战国主要的贷款,都来自于银元贷款,偿还本息也需要银元或等值的硬通货,比如黄金,钻石。

回想着帝国这些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楚-郑汇殿下不由得心潮澎湃,动手点了一支雪茄咬在嘴上,美美的享受起来。

大楚帝国上层社会喜欢抽雪茄的习惯,也都是帝国皇帝郑国辉带起来的,在皇族和上流社会非常流行,尤其喜欢咬着雪茄俯瞰远方。

“大帅,第九集团军长官胡俊成上将求见,恭请示下。”

“哦,俊成来了,快请!”

“卑职遵命。”

楚-郑汇亲王站在原地动也没动,一手夹着雪茄,一手负在身后,从宫殿的高处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壮阔的美景。

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胡俊成上将早早的就发声说道;“大帅居高而望远,总揽全局,谋虑深远,我等愚钝远不及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