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战争局势明朗了(1 / 2)

在春季战役进行的同时,德国媒体大肆的报导楚国远征军虐待并驱使色雷斯居民当做炮灰的重大事件,并将其称为“20世纪最令人作呕的集体屠杀”,极尽抹黑之能事。

作为敌对国家,这样的舆论攻击并不足为奇。

令人不解的是,相关的荷兰,比利时和部分英法等国的媒体,也转载报道了此事,从而引起部分欧洲民众的不解和愤怒。

遍布欧洲的大主帝国外交部门,迅速察觉到欧洲舆论的动向,并立刻向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反映此事,要求采取坚决之行动维护远征军崇高的声誉。

一切诋毁楚国远征军的行动,都是敌国阵营分裂瓦解盟军的图谋,必须以雷霆的行动处置,否则将关系到整个战局走向。

大楚帝国本土方面立刻发来严重警告信函,要求盟军最高统帅部做出及时回应。

必须在五日之内,对相关散布谣言的新闻媒体采取坚决措施,包括并不限于逮捕造谣中伤的报刊负责人,主编和其背后主要股东,要求以无端攻击盟友的背叛罪进行审理,从严惩处。

鉴于伊斯坦布尔战役的重要性,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也不敢怠慢,立刻施压各国对这部分新闻媒体实施打击,抓捕了一大批人。

到了1918年6月份

一年多前组建的中非兵团和最初的义勇兵师,总计五六十万的部队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不剩下什么兵力了。

欧洲战争的残酷性可见一斑,即便没有发起大型进攻战役,每一天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前沿阵地都在反复的争夺中。

可以说,每天各种战斗中伤亡个几百人,一两千人都是寻常事。

主要执行巡逻,警戒,一线填壕任务的炮灰军团,伤亡尤其惨重就可以理解了。

后续补充出来的色雷斯当地义勇兵部队,最高的编制就是团。

在进攻激烈的时候,都是整营、整团的投入进去,最后能撤下来的寥寥无几,被集中留在后方进行整训。

这些在血战中能够撤下来的色雷斯当地官兵,被认为有进一步培养的价值,所以能够撤下来进行军事训练。

一方面作为其他炮灰的表率和希望所在,另一方面强化其军事技能,给予充足的饮食,补给待遇,留在更激烈残酷的战场上使用。

换言之,就是高级炮灰。

这些高级炮灰的最高编制就是步兵连,由华人指挥官统率,在战斗时跟随华人军团行动,扮演冲在最前方的角色。

每一个华人步兵团中,都配属了十多个这样的炮灰连。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第一波的冲锋攻击中,探查出隐藏的敌军火力点和暗堡,随后就被标记出来,很快的被后方炮火予以摧毁。

这么危险的任务,导致其伤亡也相当惨重,几乎整连整连的折在战场上。

诺大的伊斯坦布尔战线上,就是个无比血腥的地狱磨坊,每天都在吞噬成千上万的生命,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这种送人头的战斗,楚国远征军一向都是驱赶义勇兵冲在前面。

这种歹毒的招数,简直让对面的德国人和奥斯曼人恨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退无可退,身后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前方就是潮水般不断进攻的敌人,只能血战到底。

这些在前线奋战的德奥联军士兵,并不知道在暗地里,奥斯曼帝国已经联络楚国和最高统帅部方面,对全面投降的条件讨价还价了。

没错儿,腐朽黑暗到极致的奥斯曼帝国也撑不住了,就像浑身千疮百孔的巨人一般摇摇欲坠,只有一口气还撑着。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中,沙俄倒下了,保加利亚倒下了,奥斯曼帝国很快也会倒下,步前者的后尘。

楚国远征军开启的战争机器一直在高效杀戮,每天向奥斯曼帝国阵地发射的炮火无穷无尽,天空中盘旋府中的战斗机,都如同死亡使者的嚎叫。

时间一长,即便神经坚韧的德国士兵都受不了,被逼到发疯的难以计数。

很多时候,这些德国士兵或者是奥斯曼士兵都会发疯的从战壕里冲出来,迎着密集扫射的弹雨倒下,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这都是被逼到情绪崩溃的士兵,在这地狱般的战场里,只想着尽早结束这狗屎般的生命,就用不着再煎熬了。

第二阶段的血战进行到7月19号,前沿的德奥军队彻底崩溃了,远征军方面趁机发起总攻,血战一直持续到7月21日。

整个伊斯坦布尔战役结束,楚国远征军方面已付出39.8万人伤亡的代价,共计消灭德奥联军61.3万余人,俘虏53.75万人,赢得了这场决战的完全胜利。

至此,整个伊斯坦布尔已经无遮无挡的暴露在百万大军的兵锋之下,奥斯曼帝国的全面战败无法避免。

7月23日

奥斯曼帝国正式向楚国远征军投降,十多万远征军官兵开进了伊斯坦布尔,进行了隆重的进城阅兵仪式。

伊斯坦布尔当地人用恐惧的眼神,看着轰隆隆的坦克开进城区,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大楚帝国军队让人战栗,关于他们血腥可怕的传说早已经满天飞,在这些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恐惧阴影。

实际上

大楚帝国华裔军队的损失在进入欧洲一年多以后,伤亡总数正式突破10万人大关,其中阵亡43200余人,轻重伤76500余人,总体损失并不大。

损失最大的是那些炮灰,最初的40万东非兵团损失殆尽,还有来自突尼斯的十几万义勇兵,全都在血战中取消了编制。

类似的事情

英国人下属的英印师,法国人下属的阿尔及利亚师都是如此,这些数量众多的殖民地军队,无声无息的就消耗在战争中。

在战后甚至连伤亡数字都不算,就如同从来没出现过一样,没人会放在心上。

这就是20世纪初列强的普遍现象,英国人赤裸裸的道出了本质,“只要印度次大陆的血不流干,大英帝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