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如宗周故事(1 / 2)
隆庆六年的秋天,紫禁城的金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泛出了如宝石一般的光采。
勤政殿内,朱载坖此刻也正站在殿内的一处御案前,他单手叉腰,另一只手中还握着一支朱笔,眉头微微皱起,似在思考什么事情。
但在想了半天之后,朱载坖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朱载坖活动了一下身子,又将手中的朱笔重新放回到笔架上。
而后就对着孟冲说道:“传旨,宣军机处大臣觐见,朕要和他们商议一些事情。”
孟冲听到朱载坖的旨意后,也连忙回道:“奴婢遵旨。”
接着孟冲就匆匆出去,朝着不远处的军机处值房而去。
李春芳和赵贞吉,胡宗宪等人此刻也正在适应着自己的新差事,虽然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之中,他们也有一些不太得心应手。
但毕竟凡事都得有第一次嘛。
而且,现在的朝廷和以前已经是大不相同。
原来的一些行政方式,在如今这个需要更加有效,更加直接的时代,显然是有些不够用的。
而军机处的成立,其目的除了要进一步巩固皇权的至高无上之外,最重要的就要是利用军机处的新职能,实现跨流程办大事。
要不然,很多的重要事情,都要再经过内阁六部这样的程序,进行审核讨论,虽然保险不少,但也难免的会出现一些拖延和推诿的问题。
所以,朱载坖就趁着隆庆六年的到来,也趁着自己御极五年来的积累,以闪电的速度,对朝廷内部的行政体系,又进行了一场大手术!
不仅将内阁里的首辅大学士们给换了,也出其不意的新设了军机处来负责他这边的意志执行。
不过,朱载坖也明白军机处虽然好处极大,但这种好处只对那些有为之君,才能起到最大的发挥作用。
可若万一掌控军机处的君主是一个平庸之辈,那么这件利器,就会无限的放大这种平庸之君的愚蠢和平庸。
所以,在朱载坖的内心里。
虽然他很需要军机处帮他进一步的巩固皇权,有可以直接领导天下诸事的权力。
但朱载坖也很清楚,这个军机处只能存在于一时,等到事情做的差不多的时候,朱载坖不仅会裁撤军机处,也会立下诏书限制后继之君的权力扩张。
要不然,以后真出了一个听风就是雨,人菜还瘾大的刚愎自用的皇帝,他若是掌握了军机处给他带来的无上权力,这大明朝可能分分钟就要被玩翻车。
毕竟人心这种东西,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让朝臣们摸透了皇帝的心思,也利用上了皇帝的心思,进而又影响了皇帝的决策判断能力,做出了一些只有利于一小部分人,而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决策,其引发的后果和灾难,都是无法估计的。
就比如英宗朝时,年少的英宗想要复现永乐宣德时期下西洋的历史壮举。
结果就因为他生在深宫,年少无知,宣德皇帝又早崩猝亡,未能好好的教导为君之道,也未教导他世间人情的判断。
所以在一众百官忽悠下,年幼无知的英宗便罢了下西洋的旨意,后来又不知道是怎么忽悠的,以至于英宗之后的皇帝们,都对西洋再无概念,心思也都放在了跟牛皮癣似的北边。
一直都在和北边的鞑靼打着无异议的情绪战,从来都不想着先稳定边境人心,全靠情绪主导对外国策。
但是治国能情绪化呢?
朝堂上的皇帝和大臣们可以稳坐钓鱼台的发泄着各自正义昂扬的情绪,但是在边关的将士和百姓们,就得担上生命危险,为辛苦维持着。
而且,更讽刺的是,这样的事情干了一百多年,居然越干越烂,前前后后朝廷往里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知道是一个什么的天文数字。
可是,这如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和资源居然连个响都听不到,最后还让北边鞑靼数次叩阙。
所以,这不得不让深思,这钱都到哪来了?
这仗怎么就停不下来呢?
显然这一百多年的对草原战争,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在其中获利了,要不然怎么会让朝廷这么不理智的在没有多大优势和战果的情况下,硬钢一百年之久呢?
因此朱载坖在当年趁着京师保卫战的大胜,直接建议嘉靖皇帝暂停对鞑靼的战争,转而以经济控制的方式渗透大战之后虚弱的鞑靼。
如今再回头去看,当初的决策真的是英明无比。
这不仅为大明换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机会,也为大明腾开了更多的手脚和力量。
要不然,现在的别说是占领倭国了,就连朝鲜的济州岛,朝鲜估计都不会给面子的。
所以,和平发展有多么的重要,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个和平也是相对的。
现在和平也只是大明的本土,以及和大明相互接壤的四夷之国。
至于海上那些已经令大明垂涎不已的海外宝地,可就不能太平了,必须要重拳出击,让那些胆敢和大明争抢的夷人明白,什么是天朝上国牧守四方的天然正统性!
谁敢和大明在海外争抢地盘,那就是在跟大明长久以来坚持的基本国策作对!
因为在大明的传统理念里,那些所谓方外之地,和方外之民,也都是大明替上天牧守的地方和子民。
所以外面的那些地方和百姓,在这一套理念和思想里面,也都是大明的地盘和百姓。
既然都是大明的地盘和百姓,那么大明就有义务保护他们不受外来者的侵害。
因此,大明在海外扩充水师力量,扼守关键港口,这都是为了天下考虑,是不带一点私心的!
孟冲来到军机处这边,宣召了李春芳,赵贞吉和胡宗宪等人。
他们三个在听到孟冲传达来的旨意,也都立刻放下的各自手中忙着的差事,跟着孟冲一起就来到了朱载坖所在的勤政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