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1 / 2)

隆庆三年,春深时节,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百齐放的时候。

这一日,朱载坖也没有在京师待着,当然他也没去踏青巡游,而是去了距离京师百余里外的天津卫的天津港!

清晨时分的天津港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但这雾气很淡,随着海天交接之处泛起鱼肚白,发出了第一道拂晓晨光,便消失不见了。

此刻的天津港港口上,也早已戒严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无数的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以及妆束更加华丽庄严的大汉将军都各自排列在他们负责站岗守护的位置上,并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也衬托着大明威严浑厚的国家气势。

内阁六部的大臣们,在这个时候,也都依着各自的次序,站在一条如龙一般的红毯两侧,他们各自盛装威严,或穿着皇帝赐服的蟒袍、斗牛服,或穿着本品级官职相对应的官袍。

一切都是那么的庄重肃穆。

身穿大红金丝蟒袍的李春芳,站在百官前面,也忍不住紧张好奇的踮脚去看红毯尽头的动静,以及红毯另一头接着海天之上的宣德号巨舰!

这艘巨舰也是今年刚刚下水,交付给东洋水师的主力舰,与先前下水的永乐巨舰和嘉靖巨舰,是属于同一规制的超大战舰,

而且这艘战舰上的主力火炮比之前两舰,更是有了不小的进步,据说射程都快接近二十里了。

但具体如何,现在在场的人,谁都不知晓。

只能等着皇帝陛下到来之后,才能揭开谜底。

高拱,赵贞吉,胡宗宪,张居正等内阁成员也都翘首以盼着。

张居正也是今年刚刚从南京调回京师的内阁大学士,在南京接替他原先职务的人,也正是一直与他搭档的应天巡抚海瑞。

所以,现在的海瑞也算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拿到内阁的入场券,成为了常驻在江南地区的内阁大学士。

不过海瑞这个大学士,并没有正式的三殿三阁之号,而是专门加了“协办”二字。

显然,这是朱载坖刻意为之的操作。

他就是要渐渐的改造现在的大明政治格局,重塑出一种更加有效,更加便于他控制的政治模式。

并不像原来那样忽轻忽重的让内阁承担着说不清楚权责的责任。

所以,现在朱载坖要改造的方向,就是要让朝野上下权责分明,运行高效。

也只有如此,朱载坖更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才能渐渐的由想法化为实践,进而变成可以推动大明向着更加有朝气,且更加有希望的方向前进。

不至于行在半途,就掉进王朝衰落的怪圈之中。

“皇帝驾到——”

就在百官和围观百姓们翘首相盼的时候,一道带有腔调的唱喏之声,划破了长空,使得整个天津港港口内外为之肃穆庄严了起来。

接着在远处,皇帝的銮驾缓缓而来,渐渐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在銮驾的前后,也簇拥着盛装威严的锦衣卫和金瓜武士等一众仪仗侍卫。

而且为了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朱载坖今天专门穿着了一套了喜庆而不是庄严的朱红色龙袍,头上也戴着一顶装饰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的黑色翼善冠。

整个人也都显得格外有威严感。

朱载坖端坐在龙撵上,目光平静的注视着远方,似是高远深邃,让人不敢直视,也不敢琢磨。

当龙撵行至红毯前的时候,随着一声如之前“皇帝驾到”时一般有腔调的唱喏响起,百官开始跪拜!

“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内阁首辅李春芳为首的官员们,在这一刻跪伏在地,声音整齐划一,共同迎接着圣驾到来。

朱载坖微微欠身而起,走下了御辇,他的目光越过众人,投向远处海面上隐约可见的舰队轮廓,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而后这才将目光收近,看着李春芳等人,淡淡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

百官行礼再拜,而后才各自起身回到他们应该站着的位置。

主管兵部的内阁大学士胡宗宪,和兵部尚书谭纶,在这一刻上前一步,一起对着朱载坖躬身拜道:“启禀陛下,东洋水师总兵官戚继光、监军太监雨化田已在海上列队,恭候圣驾检阅。”

朱载坖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带着喜悦的声音回道:“准!”

听到这声“准”之后,胡宗宪和谭纶立刻又一起拜道,“遵旨!”

随后,一艘装饰华丽的龙舟备好在红毯的正前方,朱载坖在众人簇拥下登船。

接着龙舟缓缓驶离港口,进入广阔的大海上之上,海面上的景象也随着龙舟的前行,逐渐清晰起来。

站在龙舟最前面的朱载坖,迎着当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也是他穿越多年以来,第一次登在海上,看这样的壮阔景象。

只见海天之间,一百二十艘战船整齐列阵,桅杆如林,帆影蔽日。

最大的宣德巨舰长达一百五十多米,船首雕刻着狰狞的龙首;敏捷的苍山船排列两侧,船身修长;更有数十艘蜈蚣船如利剑般穿插其间。

每艘船上,士兵们盔甲鲜明,刀枪如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戚继光好样的!”

朱载坖不禁赞叹,这些水师战舰能被训练的如此有素,戚继光当真是居功至伟!

龙舟驶近舰队中央,一艘巨大的战舰格外醒目,船首雕刻着“宣德“二字。

在船板上,一位身着铠甲、腰佩宝剑的将军肃立如松,等候着皇帝的检阅,此人正是威震东洋的戚继光!

在戚继光的身旁站着身着蟒袍的监军太监雨化田,两人身后则是是数十名东洋水师大小将领。

“臣戚继光、雨化田,恭迎圣驾!”

在龙舟靠近的时候,戚继光等人的声音洪亮,在海面上回荡。

随后龙舟靠拢,朱载坖与随行百官及侍卫等,登上了“宣德”巨舰。

戚继光与雨化田也立刻带领众将跪拜行礼。

朱载坖微微一笑,往前一步亲自扶起戚继光,这一次朱载坖也在细细打量这位历史名将。

如今的戚继光也已经年近五十,有了一丝苍老的痕迹,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眉宇间也透着坚毅,双手粗糙也是有力,显然是常年征战手握兵器所致。

“戚卿镇守东洋多年,倭寇闻风丧胆,朕心甚慰。”

朱载坖温声细语的说道,让戚继光也是倍感光荣。

戚继光立刻抱拳一拜:“臣不敢当。臣不过就是微末之功,全赖皇上圣明,将士用命,方保海疆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