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茹贞在身后红了眼睛:“爹!”
男人回头,摸了摸女儿的头:“爹过两天就还你,你那个朋友不是说成了小姐,她也不缺这么一点,乖,爹下次给你带你最喜欢的杏花糕,还有你上次说喜欢的簪子,爹都给你买......”
说完,男人匆匆离去。茹贞抹去自己眼中的泪,算着自己欠了辞盈多少银子。手指掰掰扯扯,茹贞整个脸都耷拉了下去,还不清了......把她抵给姐姐算了。
虽然这么想着,但茹贞的脸还是越来越冷,她揉了揉自己的脸,今天是辞盈是书院的第一天,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虽然辞盈以前也陪小姐去过书院,但到底是不一样的,
辞盈在书院还算不错。
书院名为澧山学宫,虽然没有冠谢家的名,但里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谢家子弟。长安谢家是主家,临安,礼南,济充是谢家较为出名的旁系,每年从下面送来学宫的学生不少,三轮考核通过后方可留在学宫。
留在学宫内每年也有两次考核,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子弟会被送回去,与之严苛程度对应的自然是哪怕在权贵遍地的长安也依旧堪称绝世的师资,谢家出来的谢长轻,谢安于两位经世大儒,被誉为千古第一大儒的秦穆,还有数不清的即便在史书上也能占上寥寥一笔的天才。
辞盈敬畏而仰慕,从前同小姐一同来学宫时,她认真听着夫子讲课,引经据典,辩古今是非,一番慷慨激昂,辞盈不由心潮澎湃后,回神就看见小姐弯眸笑着看着她。
小姐功课很好,七年来没生病参加的六场考试里五场成绩都是第一,只有一次小姐在课上温柔地顶撞了夫子,夫子气极甩袖而走放话“老夫难教如此顽劣儿”,她事后问小姐发生了什么,小姐只说她说了些夫子不喜欢的话。
那个夫子后来辞盈再没见过,今日来教书的李夫子和那位夫子长得有些相似,应当是听闻了她的一些事情,课上频频寻她回答问题。
辞盈从前为小姐完成过不少功课,一番下来倒也算对答如流。
周围暗潮涌动,但没有人会在学宫闹事,即便以辞盈的身份坐在这里已经是对其余谢家子弟的一番折辱,但没有人敢明面上违抗家主命令去刁难辞盈。
夫子当出头鸟是出于读书人的清高和对学问的尊重,辞盈一一答上来了夫子倒没其余人对于辞盈身份的芥蒂,脸色竟逐渐好了起来。
一切到这里都算不错,直到夫子临走时外面突然传来拥闹的声音,长廊见一些人不顾礼数地争抢传阅着什么,其中不乏谢家本系的子弟。
夫子挥了挥手,学堂里其他人竟也一拥而上,话语间流露着惊喜:“是长公子新作的文章吗?”
辞盈没有动,而是福至心灵地顺着拥挤的人群向后看,在她看过去的那一瞬,那个人恰好走过来,拥闹的人群渐而安静让出一条长道,路途上每张稚嫩的脸上是初生的恭敬和信扬。
巍峨的学宫高墙下,林立的翠绿竹林中,有一郎君,若披烟雾,如对珠玉,光风霁月,姿容如玉,天光落在他雪白的袍子上,其身姿颀长,神色从容,徐徐而来,若高山雪月。
百年世家的嫡长子,端方矜贵风光无限的少年郎。
辞盈垂下眸,在她转身慌乱的脚步中,她听不见自己的心跳声。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是有罪的。
第3章
在辞盈漫长的一生中,有两个瞬间恍若天光乍现。阳光?雪光,亦或者别的,辞盈分不清。
她有记忆开始就生活在织娘家中,娘亲是一个绣女,一家人靠着绣女熬枯的眼睛过活。父亲是一个考试从未中榜的读书人,一席打着补丁的长衫,持着清高吃光家里用绣女那双眼睛熬来的一切。
后来,绣女的眼睛瞎了,遭遇洪水,一家人活不下去,秀才就将几个孩子全都卖了。
辞盈是被卖的最惨的那一个,小时候辞盈不懂,很久以后才明白秀才是因为嫉妒。嫉妒一个女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能展现出来如此的才华。即便站在后来,辞盈透过更远的眼睛看见世界,明白在大儒坐世天才如云的澧山书院,儿时她那昙花一现的才华其实并不能算什么。
两三岁的时候,辞盈总是追在秀才身后,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曾得到过这个家的一丝偏爱。秀才会将她抱在膝头,教她认字,读书,这在乡间对于一个女童而言是那么奢侈的事情。
辞盈四五岁的时候,娘亲眯着眼睛在屋子里面织着布,秀才抱着书上下左右摇晃着头,辞盈和哥哥姐姐们用木棍子在地上比划。
渐渐地,秀才挪步到辞盈身后,这次他没有一把将家中最偏爱的孩子抱起来,而是定定地看着地上的诗,随后用一种很复杂的目光看着尚且懵懂的辞盈。
只三日,秀才凭借一首诗在镇上名声大噪。之后一年,辞盈不再拥有过父亲的关怀和注目,秀才将她手中的木棍换成炭笔,让她作诗,半月一次,七天一次,三天一次......半年之后,辞盈再也写不出来一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