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1 / 2)
所到之处,尽皆一波平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天下无数城池的男女老少,苦鞑子久矣,更是纷纷闻风倒戈,剪去金钱鼠尾,重归汉家衣冠。
虽然规定了为期一个月,北京城下会师。
但最快的刘裕一路水师,只花了小半个月就逼近了渤海湾,气贯长虹。
即便是落在最后,动作比较慢、有意求稳的一路陆军。
也就是带学生上战场的李光弼他们,也准时准点,抵达了城门前。
义军黑压压列阵,包围了这座城。
万千甲胄冷光森然,战鼓一声声擂响,似要击碎城中人的心胆。
许多的旌旗遮天蔽日,猎猎作响。
有各朝的战旗,「明」、「汉」、「唐」、「宋」、「梁」、「秦」、「周」、「陈」......
还有许多将领的军旗,「霍」、「卫」、「韩」、「李」、「狄」、「萧」、「北府」、「临淮」、「兰陵」、「平襄」……
无数的旗帜自营垒高杆垂落,迎风舒卷,作炽红、沉青、雪白、墨黑的色彩,交织成一片排山倒海的壮丽图景。
旗面上飞龙腾云,麒麟踞地,金线银丝在日光中熠熠生辉,仿佛千百道燃烧的火焰,随风翻滚,声如雷霆。
这是从未有过的盛景,以后也很难再有。
今日,必胜!
孝庄太皇太后拉着少帝躲在城头,心如死灰。
在这种山海一般的差距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引颈待死,任何抗争都是徒劳的。
很快,城内的居民也发生了暴动,冲过来要与万朝联军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但众将领也没让百姓动弹。
而是叫他们立刻躲藏好,注意自身安危,静静等待。
开玩笑,今天五六十个武庙聚在这里,怎么可能不把燕京拿下!
轻轻松松,拿捏!
众人有志一同,稍微往后让了让。
向燕京射出第一箭的人,理当是这座城池的缔造者。
大家给明太宗一个面子吧。
朱棣高坐在玄骓战马之上,金鳞盔甲映着天光流火,冷冽的眸子如鹰般锁定城头。
他抬起手,拈弓搭箭——
这一刻,眼前浮现出了许多的人生片段画面:
金戈铁马卷尽朔漠的风沙,江海云帆远指异域的海岸,紫禁宫阙巍然耸立于荒莽的北平。
雄主从边陲而起,毕生搏击风雷,既以靖难问鼎,扫除群藩而整肃皇纲,又五征漠北,驰骋千里,威慑草原诸部。
自北平王府起,至榆木川终,一生功业,既吞山河之气,又映乾坤之光。
最终,化为了一声饱含怒火的厉喝:“恁爹的,就你做梦灭我大明,亡我中华啊!”
这是朕费尽平生心血建设的家国天下!
一群蛮夷什么成色,敢来冒犯中原,僭伪称尊!
全都给朕死!
话音落下。
弯弓如满月,劲箭破风而出,带着裂空的啸声直射城头。
一箭射落了城头高悬的清廷旗帜,而后力道不减,从中斩断了旗杆。
那片旗子摇摇晃晃,堕入了备受践踏的尘泥。
城下发出了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朱棣一挥手,拍马当先:“杀!”
“——杀!!!!!!”
所有人都在向前,或长枪奋展,或拔剑出鞘,或振臂高呼,或骁勇先登。
铁骑洪流似浪涛滚滚,纵横冲撞,击向了燕京城。
……
这一战,大获全胜。
清廷覆灭,天下易主,重开汉家天。
孝庄太后和少帝被当场诛杀,爱新觉罗皇室全部被清洗,一个不留。
那些主动当带路党的汉奸,也罪有应得,沦落到了该有的下场。
名将们共同参与完成了这史诗般的一战,颇感兴奋。
更妙的是。
天幕确认了鞑清政权已亡,开始结算发奖励了,各种好东西如雨点一样砸过来。
这一回,刘裕终于如愿得到了一张复活卡,没有限定的那种。
北府众人齐聚宋宫,万分聚精会神,一齐紧盯着殿中的床榻。
辛弃疾满脸兴奋地说:“我已经迫不及待,要瞻仰岳王的英姿了!”
刺目的白光闪过。
许久后,终于散去,原地出现了一个正在吃手手的小幼崽。
眼睛大而有神,目光清亮地瞅着面前一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