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2)
李过是闯军二代领袖,李自成的侄子、李来亨他爹,怎么看都和姜维的画风不太搭吧。
姜维露出深沉脸:“因为全场看了一圈,竟然只有他,和我一样名字是两个字。”
众人:好家伙,还真是!
檀道济沉默半天,憋出一句:“其实,我们北府除了小玉,其他也都是三个字的名字……”
王镇恶、辛弃疾等人:“是啊是啊。”
同为二字名的萧赜,淡淡一笑,深藏功与名。
……
另一边。
北周的新义郡公韩擒虎,绕着全场暴走一周,忽然眼前一亮,上前用力拍了拍一个人的肩。
“靖儿!”
李靖回过头,见到阔别数十年的亲人,也怔然了许久,方才展颜一笑:“舅舅。”
“好孩子”,韩擒虎喜笑颜开,“小时候我教你兵书,就说你以后能当上战神,比肩孙武吧——你看看,果然在大唐封神了!”
李靖笑容微僵:“舅啊,夸我归夸我,你先把镜头放下。”
不然的话,很快就是一连串表情包生成,流传在万朝评论区了呢!
“害,咱俩谁跟谁啊。”
韩擒虎根本没有收敛的意思,踮起脚,将外甥使劲一揽。
“来来来,先拍个合影……再去找齐王拍一张……糟糕,怎么看到隔壁的斛律光了,真晦气,赶紧改道……宋祖陛下来一张……天啊,是周世宗,被称为财神的千古一帝,快来十张……”
李靖能怎么样。
还不是只能配合韩老舅,到处打卡拍照。
柴荣正在跟狄青聊天,也被热情的韩擒虎拽过去,上来就是一个十连拍。
好容易将人送走,狄青笑着说:“陛下英姿绝世,千古罕有,无怪乎韩公如此殷勤,赶着要合照。”
柴荣:好家伙。
你就搁这儿夸朕吧,谁说狄将军没情商,他可太有了。
狄青斟酌再三,带上了瞿式耜的灵位。
这位武英殿大学士、粤国公,在桂林保卫战中慷慨就义。
他曾是江南才子,少怀经世志,廊庙上陈言万策,巡抚民间,安治百姓。
也曾为幽谷隐士,手植嘉木,著书立言,自诩与梅竹作伴了此余生。
然而,当国破家亡的凛冽风雪扑面而来,他却不曾退却逃离。
慨然出山,自南京至桂林,负一腔孤勇,三拒降诏,四守孤城。
最后一夜的黎明将至,他整肃衣冠,朗声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从容写下绝命诗,将一生的风骨尽数封入史笺,留与后人看。
巧合的是。
瞿式耜殉难之地,正是狄青当年南下平叛,曾奋战过的邕州。
古与今的英灵之影,在此交叠,碧血两悠悠。
……
宁州刺史李秀,作为一名杰出的女将,带走了巾帼英雄沈云英的灵位。
沈云英年少披甲,血战敌营,亲手夺回至亲遗体,守住道州一隅忠魂不灭。
晚岁见天下大势不可改,隐居乡间,为乡人传授大明文典正学,保留一点文光心火不灭,直至抑郁而终。
于文于武,于家于国,都是一位毫无瑕疵的奇杰。
这回,梁朝来了大量援兵。
陈庆之和白袍军一同抵达,虽人数只有七千人,却是历朝历代最顶尖的战队之一,主打一个「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韦睿也带来了自己的亲兵。
云麾将军兰钦,则是带了朝中的精锐禁军。
陈庆之选择了大明帝师孙承宗的牌位。
他一生沧桑起落,暮年被罢官归乡,便在家乡高阳守城,力抗清兵。
城破后,激烈巷战,举家自缢死,满门忠烈喋血。
陈庆之叹息说:“如此举族赴死的故事,总让我想起未来我儿陈昕,带着最后几百名垂垂老矣的白袍兵,血溅建康城下……”
韦睿也深怀感触:“是啊,未来我的孙子韦粲也是如此,护军慷慨,忠能死节,三世为将,终于此灭。”
兰钦更是满怀忧郁:“我儿未来被东魏人抓了去,充为膳奴,忍无可忍,最终手刃权相,彻底改写了历史进程。”
所有人都知道,高澄在建国前夕,被一个厨子所杀。
北齐的整个国运自此改变,后边帝系更迭乱成一窝蜂,直至被北周剿灭,就是从这儿打头的。
但没太多人知道的是,这个厨子的身份也不一般,是兰钦的长子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