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2 / 2)
万朝和他想法一样的人不在少数,有人已经在开出高官厚禄、国家发展蓝图,甚至连府邸都提前准备好了。
除非是那种真正的天命君臣,同心同德。
否则,只要锄头挥得好,就没有我们挖不动的墙角!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张良:千古谋圣,含金量毋庸置疑……】
观众一看,霎时意兴阑珊。
这个挖不了,根本挖不了,赶紧下一个!
然而介绍并没有结束:
【子房之才,是后世对谋士人杰的最高褒奖——】
【比如说,曹操就称荀彧为「吾之子房」,钟会也被时人「谓之子房」。北魏崔浩天资聪颖,自比张良,谓已稽古过之。刘宋的沈庆之也曾写诗,「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
北府人看到这里,全体将目光投向了沈庆之。
不是吧。
别人至少还和张良是谋士同行。
你一个武庙名将,大字不识一个,过来乱凑什么热闹?
“俺也想写”,檀道济将他一揽,大咧咧地说,“你都不认字,怎么会写诗,快传授我几手!”
“门都没有!”
沈庆之绷着脸,将这块牛皮糖甩开。
檀道济怀疑他找了抢手,眼珠一转,立即看向了一旁的辛弃疾:“幼安,咱俩是不是关系特别铁的好朋友了?”
辛弃疾诚实地点点头:“是。”
檀道济等的就是他这个反应,伸手将他一拽,信誓旦旦地说:“那作为我的好朋友,下回上战场,你是不是应该写点诗文歌颂我一下?”
“我要求也不高,就四五六七八首就行了,组诗更好。”
辛弃疾微笑,赠送给他一个拳头:“……阿和,咱俩去校场上多练练。”
檀道济:不要啊!
【北魏任城王元澄,也被孝文帝称为「我之子房」。元澄兼职很多,业务繁忙,他不仅是孝文帝的子房,同时还是孝文帝的诸葛亮、郑子产、八元八凯。】
观众们:???
北魏帝宫,冯太后正在监督孝文帝和冯诞完成今日的课业,见到这一句介绍,不禁无奈地笑了。
一旁,中书令李冲合上手中的书页,神色平静地说:“任城不愧是太后钦定的宗室领袖,果然能者多劳。”
这劳的未免也太多了一点吧,冯太后微感好笑。
此刻,幼崽们已经把作业全部做完了,李冲也都批改过了一遍。
小团子丢开作业,坐在一起玩闹,蹭来蹭去,拨弄着宫女新端来的点心。
“姑母吃”,小冯诞捧起一块花花形状的小饼,送到冯太后面前。
冯太后揉了揉他的乌发,露出了一丝微笑,转头对李冲说:“思政亦是能者多劳。”
李冲赞同地点点头。
确实。
冯诞未来是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将军、特进、长乐郡公、车骑大将军、司徒公、太子太师......以及天子心上的宠臣。
谁劳的有他多啊。
……
八卦接收器继续播报十大金牌谋士信息:
【管仲:上马能治国,下马管经济,是齐国财政兼人事双料大臣,姜小白的万能仲父。】
【张宾:乱世的止杀之鞘,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以一己之力将右侯这个称号封神。厉害吧,可惜是拿寿命换的。】
【韩琦:人送外号「宋摄宗」,一个堪称无死角的完美之人,相三朝,立二帝,功存社稷,救济生民,军事方面也颇为可圈可点,所练之兵「精劲齐一,号为可用,冠河朔」。可叹这么强的人,怎么偏偏就被宋廷君臣所误,兵败好水川呢。】
苻坚看到这儿,顿时来了精神:“这个能挖吗?”
管仲和张宾的墙角,那是想都不要想。
齐桓公和石勒就算失心疯了,也不可能放人,除非踏着尸骨过去。
但韩琦就不一样了。
天幕都说了他“为宋廷所误”,那明显和原君主之间存在龃龉,苻坚觉得这波很有搞头!
他拉着朱祁钰,兴致勃勃地说:“韩琦挖过来的话,主要负责主持内政,正好让景略腾出手来,开疆拓土一统南北,解除后顾之忧。”
朱祁钰:“……”
好端端的怎么又说起梦话来了?
他抬头看了一眼明亮日色,摇头道:“快醒醒罢!韩琦和狄青是一个时代的,早就被周世宗预定了。”
苻坚一怔:“周世宗说要清算赵宋文官,把整个朝堂都血洗一遍,有希望在韩琦死前,将他交易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