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2 / 2)
这是一个无法复刻的奇迹。
蒙古自成吉思汗时期,至忽必烈时期,开国六十五年的征伐中。
历经千战,拓地2400万平方公里。
这么多场惨烈的战争中,燕京,是唯一一座在顽强抵抗之后、还能存活下来、免遭屠城灾祸的大型城池。
没有之一。
若是将时间线拉长一点,对比十多年后,金国的汴京陷落。
彼时的汴京,历经饥荒、大疫、炮火,先经历了一遍屠杀,又由于伪王崔立表功心切,推行剃发易服,数不清的男女老少或自杀,或被凄惨虐杀,或被驱为奴隶。
彼汴京人,生不如死,甚至以早死为幸。
两相对比之下,就知道,完颜承晖以一己之力,保全了燕京的一百万人,实是功德无量。
完颜承晖死后,师安石带着遗表来到了汴京。
提前撤离燕京的庄献太子,到底没有父皇金宣宗这么厚的脸皮,可以做到见死不救。
他见了完颜承晖的遗表,又悔又愧,不久就病逝了。
金宣宗改立第三子完颜守绪为继承人。
元光二年,完颜守绪在先帝灵前登基,接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烂摊子,拨乱反正,励精图治。
他和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一同走向了日落西沉的深渊,直至一切都终结于幽兰轩的烈火。
图存于亡,力尽乃毙。
而那,就是万朝观众们已经熟知的故事了。
……
完颜承晖死后,谥号“忠肃”。
这个谥号,很容易让人想起两百多年后,另一场北京保卫战的主持者于谦。
于谦的保卫战成功了,而完颜承晖没有。
在金宣宗弃城南渡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只能成为失败者。
没有胜算,没有转机,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可言。
他生在最动荡不安的时代,生前没有享过半分荣光,死后,也以失败者的形象被扫入了故纸堆,无人问津。
“余众入降麾”,不是什么光彩的操作,并不符合儒家传统对于一个殉国忠臣的形象打造。
后世史官写到这一段,往往用词隐晦,主打一个语焉不详。
如不是打开各种不同来源的史书,从字里行间,一一拼凑起来。
很难得知他为了保全燕京城,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自然也就没有太多人去歌颂他。
可谁又能说,世上唯有站在光里的,才配称英雄?
金国广平郡王完颜承晖的这一生。
三十年巡抚四方,保境安民,一朝国难起,慨然入中都,战至最后一息。
确实可称得上一片风骨坦荡,卓然立于霄壤间,毫无瑕疵了。
……
“唉。”
蒋琬读到这里,长叹了一声,心头充满了懊悔。
这一天的深夜,一名靓仔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终于忍不住从床上坐起,啪啪给自己甩了一个巴掌,“我先前怎么能这么说完颜承晖,我真该死啊。”
万朝观众:“……行了,蒋侯别折腾了,快睡吧。”
蒋琬呆坐了一会,又问:“东阳公主带过来两个人,除了完颜承晖,另一个叫萧赜的是什么来路?”
观众无语,你还真是一点史书都不爱看。
“他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也就是——”
“未来的一代明君、永明之治的开创者、一生特立独行心性坚决、覆灭刘氏宗族满门的绝世狠人、东阳公主亲儿子王俭的生平挚友至交兼君主——”
“齐武帝罢了。”
蒋琬:???
…….
另一边,完颜承晖也见到了自己以后的同窗们。
这几天,还没有正式开始上课。
于是,众人有感兴趣的,干脆选择聚在一起开了个临时的workshop。
一来讨论些好玩的话题,二来也认识一下未来的新同窗。
今日的主持人,是刚从牢里放出来的苏轼。
完颜承晖一见到他,不由两眼放光,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欢然叫道:“东坡先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