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2)

然而,沈传师虽然是个大书法家,被称为「中唐以后沈书最佳」。

为人却太过低调,官职也仅仅是个吏部尚书,并无太多故事流传。

沈约整理了一下素材,觉得太过呆板了,没法做一篇气韵清畅的文章,于是,又在评论区问:“他还有什么奇闻逸事吗?”

贾束都快哭了,天天在梦里被好友追杀,睡不安枕,这酸爽的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

必须得赶快把传记搞出来!

【苏轼(我在牢里刷天幕):我还真想到了一个!】

【梁朝中书令沈约:木头兄请讲。】

木头兄是什么登西啊,苏轼一脸黑线:“我的朋友米苻米元章,乃当世书法大家。”

“他在书法这方面,平生自视甚高,从不赞赏别人,唯独对沈传师推崇备至。”

“为了得到沈传师的书法真迹,经常是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有一次,游湘西道林岳麓寺,沈传师从前恰巧在这里留过诗。米苻就从僧人那边借来了手书真迹,居然趁夜不告而别,一夕张帆携之遁去。”

“僧人第二天发现,急忙报官,发现他竟然已经跑到了几百里开外,好容易才追上,把沈传师的真迹拿了回来。”

沈约:“……”

观众们:“……”

一夜跑出几百里,这等速度即便是赵光义驾驴车,也不遑多让了!

果然,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他位面,很快有人补充了信息:

【柳州刺史柳宗元:沈传师是我的好友,我们经常书信往来,上次退之说,他写了一篇与我有关的文章,要让沈传师刻碑。】

【中书舍人韩愈:我作证,那是我写的文,沈传师刻的碑,题为《柳州罗池庙碑》。】

【刘禹锡(我在玄度观看花):???你们什么时候交的这个朋友,我怎么不知道,为什么单瞒着我一个人?】

【柳州刺史柳宗元:啊这……】

【中书舍人韩愈:啊这……】

接下来,便是韩柳二人的翻车现场,以及刘禹锡生气的吐槽时间。

天幕前的观众,也是满脸同情。

可怜的梦得,大家该如何告诉你,就连柳宗元的墓志铭,那篇传唱千古的名文,同样也是韩愈写文、沈传师刻碑。

他们可“坏”了,根本不带你玩。

反正就,从头到尾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江州司马白居易:沈子言与我、微之都是同榜进士,他的书法与治学,一向令我十分钦佩。】

【通州司马元稹:确实如此,我家中有一块亡者墓志铭就是退之撰文、子言刻碑。】

【西晋司空刘琨:看起来,韩愈和这个沈传师合作过很多次。】

【中书舍人韩愈:那是当然啦,仅仅是给子厚就写过三块,还有什么黄陵庙碑、文苑碑……很多很多,《顺宗实录》也是我和他一起修的。】

另一个位面,李德裕沉吟片刻,也发言道:

【大唐宰相李德裕:子言是我生平挚友,我与他有招隐山观玉蕊花之约,曾三度来此,共赋看花诗。而今斯人已逝,花木犹存,不尽怅然。】

【黄州刺史杜牧:沈公与我是通家之好,我祖父杜佑是他的老师,我少年时一直跟随他在江西,后来又去宣州,凡五年。】

【他离世之后,我就独自一人去了扬州。他曾托我整理李贺诗词,集之作序。】

【诗鬼李贺:啊,真的吗?谢谢你!】

【黄州刺史杜牧:不客气(笑)】

观众震惊,你不是跟李德裕一向不合吗?

杜牧对此很是振振有词:不合归不归,并不影响有同一个好朋友!

观众不禁惊叹,这人脉无敌了!

沈传师虽然自己很低调,但和他关系亲近的都是大佬。

他就是传说中的……宰相的至交,大诗人的白月光,以及,韩柳元白之间的万金油!

刘禹锡:感觉自己被孤立了.jpg

观众转念一想,沈传师是吴兴沈氏的后人,有沈约珠玉在前,无怪乎沈传师效仿先祖,走上当海王的老路。

比起沈约的日常操作,沈传师这一点也不算啥。

沈约:???

是谁在胡乱败坏他的名声!

此刻,他终于收集了足够多的素材,开始创作,文思如泉涌,很快便写好了沈传师的传记。

贾束终于长舒一口气:“多谢沈侯!”

这可是亲祖宗给沈传师写的传!

从今往后,沈传师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总不会再有托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