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想想魏晋年间,开府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敦、庾亮、桓温,当然还有后来的刘裕。
这些人当中,有哪一个是简单人物吗?
文天祥招募过来的兵力,是一群实打实的乌合之众,成分复杂,土匪海盗流民贼寇。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正经人。
他就带着这一帮杂兵,在赵宋朝廷出降,整个局势都已经全面崩盘的情况下,还能发起反攻,收复大半个江西。
如果不是因为被人出卖,或许真能给他扳回一局。
史书说,前来追随他的人日日如云,“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
文天祥作为一个半路从戎的书生,要真是傻白甜,没有一点狠的手段……
人家那些三教九流、土匪之辈,凭什么为他效命,听他号令,甘愿为他赴死?
难道就凭他长得好看吗?
忽必烈抓住文天祥,执意要将他关押,逼迫他投降,不降便死。
不是因为他是南宋丞相——在南宋末年,丞相头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一年数易,换了好几茬。
而是因为,忽必烈知道,若是放走文天祥,他一定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起一批军队,再度抗击元廷。
对自己的统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所以,要么臣服,要么死。
当时极力赞成处死文天祥的元朝宰相麦术丁,正是从前在江西被他击溃过的剑下败走之徒。
他见过这人的高光时刻,所以深怀畏惧,欲除之而后快。
“如此说来……”
朱祁钰听了于谦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但内心又觉得很古怪。
原来,文天祥本性如此,只是被刘穆之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了出来,从此开始放飞自我了。
那廷益呢?
朱祁钰目光炯炯地盯向于谦,仿佛要在他脸上戳出一个洞来。
朕也很想找出一些廷益的隐藏属性!
于谦:???
救命,陛下又脑补到什么了?
……
文天祥忙完所有事务,回到府中,已经东方既白。
魏杞的长子魏熊梦两眼泛着血丝,焦急地等在门外,探问情况。
文天祥温声说了几句,把人劝回去了:“魏相公吉人自有天相,会平安无事的,太医一直在待命,等会我让宋院正也去看看。”
魏熊梦有心再问,见他一脸倦色,心中忽然一叹。
唉,自己一把年纪,还要人家一个少年人来安慰,何其惭愧啊。
太医院正宋巩,一直忙忙碌碌,连轴转了几个小时。
刚打算坐下稍作休息,一看到文天祥,顿时如同弹簧般跳了起来。
文天祥在门边凝立了许久,让清凉的夜风吹去衣上的血腥气,终于掀帘入内,蹙眉问道:“先生如何,中途可曾醒过?”
宋巩摇头:“不曾。”
随即面露不忍之色,补充了一句:“照各位名医们的会诊意见,莫如让丞相一直昏睡着,以免徒增痛苦。我已按商定出来的药方配置烈度麻沸药,附于针上,每隔一柱香时间补一次。”
文天祥默然,知道他说的确是实情,遂轻声道:“有劳。”
宋巩道:“此为下官分内之事,无庸烦忧。”
他见文天祥一身寒凉,满肩风露,立在刘穆之病榻前,垂眸看了许久,神色似悲恸似寥落,一动不动,便也不再作声。
过了许久,门帘忽然一掀,有一只毛绒团子从后院咕噜噜滚了进来。
这个幼崽的年纪还很小,拖着一本和自己体型相比过大的书,走得跌跌撞撞,艰难地到了文天祥面前,伸手去拽他腰间的玉佩。
文天祥惊讶地把小幼崽拎起来:“小王爷,你在做什么?”
“要玉玉!”小刘义庆大声说。
小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很小就被过继给了去世的临川王,袭了爵位。
他的父母都不在了,有时,刘穆之怜他孤弱,会把他叫过来,教他读书。
小刘义庆见文天祥不理自己,顿时急了,闹着要去摘玉佩,文天祥无奈,只好递给他。
他坐在地上,慢吞吞地翻开了手中的书,开始照着念。
“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若尔高祖、孝武、光武皇帝,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
他只是一个幼崽小团子,说话还奶声奶气,吐字也磕磕绊绊不甚清晰。
很多字都不认得呀,但还是念的那么认真。
这是《尚书.金腾》中的一则祭文,刘穆之以前教他读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