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辛弃疾直到率领大军进入大理帝宫,内心都充满了恍惚,不是吧,就这样灭国了?节奏这么快的吗?
只能说,太上皇这个群体,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不管是李隆基、赵佶,还是今日的宪宗皇帝,都让观众们大开眼界。
“倒也不必如此震惊”,谢晦见辛弃疾一脸迷茫,伸手在他眼前挥挥,“这只是本位面覆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已,未来还有很多,你可以等灭金的时候再震惊。”
他的神色很是云淡风轻,“灭金”两个字也轻飘飘的。
正因其平静,更让人觉得心神动摇。
从前看起来高不可攀、犹如万里关山难越的那个目标,如今也在一步步靠近。
前路云开雾散,旭日朗朗,似是一片光明。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你说得对,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这次谢晦给他当军师,处处心有灵犀,合拍至极,世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搭档了。
于是微微躬身,伸出手,朗然笑道:“往后千里万里,还望小玉和我同行。”
谢晦轻笑,乌衣轻轻一掠,翩然走到了伞下:“你还真是有事叫小玉,无事谢宣明。”
啊这,辛弃疾茫然道:“我哪有?”
“你哪里没有”,谢晦眨眨眼,眸中一池流光浮动,寒玉生烟,绮色的冰雪映着天边云霞。
忽而握住了他的手,“行啦,别愣着了,我答应你——快去翻阅卷宗!”
辛弃疾想起那一堆要做的事,顿觉头大如斗:“好。”
“还有我,还有我!”
檀道济宛如一个大憨包,从远处咚咚咚飞奔过来,把自己的爪子也搭在了上面,“我也要加入你们的作战小队!”
和谢晦一起打仗实在是太快乐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以前陛下一直不肯放宣明出来了!
辛弃疾无语了片刻,语气温和地问他:“阿和,你来就来了,为何还拖着一大蛇皮口袋的翡翠?”
“哦”,檀道济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这是故相国高量成方才送来的,说什么……以后同朝为官,请多关照。我猜他也给你们府上送了。”
辛弃疾也想起这一茬,问谢晦:“你当初许给高家什么条件,才让他们同意把正康帝绑了,开城出降?”
谢晦神色淡然:“我答应给他封大宋国公,赠王礼,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
辛弃疾为这个优厚的条件吃了一惊:“难怪……由不得高量成不心动。”
他颇有些忧心忡忡:“只是如此一来,高家愈发位高权重,恐怕不利于我们宋廷对大理的掌控。”
“想什么呢”,谢晦惊奇地看了他一眼,“我只说封国公,又没说死的活的。死后赠的国公不是国公吗,给他王礼下葬,庙庭配飨五千户,还不够荣光无限?”
辛弃疾:“……”
他为高量成点蜡,顺带问了一句:“那约定的「世袭罔替」?”
果然,谢晦露出了一抹「你知道的」笑容:“当然是全家上路,再续亲缘。”
这也是北府人的优良传统了,一路灭五国杀六帝,凡是有继位可能、会产生威胁的皇室子孙,向来是一个不留。
高家人从前当过皇帝的,后来才由段氏复辟,自然也属于这个范畴。
谢晦说到这里,由衷地感叹道:“有时,我觉得自己太过仁慈,就算高量成已经必死无疑,我还在认认真真地敷衍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死后封王的仪典,这该死的仪式感啊。”
忽见辛弃疾伸出手,在半空中做抓取状,仿佛在摸索着什么,而后指尖按在他心口。
谢晦不由惊讶道:“你做甚?”
辛弃疾微笑着告诉他:“我在帮小玉寻回离家出走的良心。”
谢晦:“……”
胡说,他分明是最正直不过的人,天地可鉴!!
【作者有话说】
小玉和幼安的灭国进度(1/n)
其他国家(瑟瑟发抖中):大魔王!!你们不要过来啊!!!!
26
第26章
◎辛弃疾:大慈大悲加.特.林菩萨!◎
辛弃疾从未想过,灭国之后居然有这么多事情要忙。
大理国毕竟是一个两百年王朝,如今改朝换代,首要之义就是维持局面的稳定。
一面露布告示,安抚民众,严禁官军侵扰百姓。
城内的坊市等活动都得如常举办,所有生产活动,也要尽早恢复到战前水平。
一面接受印玺,接见百官,接手处理地方政务。
大理国铜矿丰富,盛产马匹,井盐业发达,民间贸易混乱不堪,必须全部改用宋铸铜钱,纳入本朝经济体系。
还有什么留存名胜古迹啦,清点民族乐器和各类图书珍藏啦,安排和宋境本土的交流往来啦。